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古镇里建社区大学 居民家门口看“大戏”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1-08-26 17:32:15

责任编辑:张媛媛


readimg.jpg

“锵锵锵锵……西山英烈忘生死啊,为谋幸福献忠心啊,啊……啊……”8月26日,在青神县汉阳镇魁隆昌社区大学,该县老年大学川剧班正在表演原创川剧《怀念西山革命先烈》。台下坐满了围观的村民,伴随着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唢呐等全套响器的音调,男女演员一唱一和,声音响彻半条街道。章梓阳小朋友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表演的老师们,嘴上也时不时地附和着,跃跃欲试。

历史上的汉阳镇,曾是著名的商业重镇,曾经的蜀中重要水路口岸。汉阳古镇文化底蕴深厚,勤劳智慧的汉阳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并用各种特有的形式传承至今。汉阳川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清代和民国初期就盛名远扬,表演乐器有鼓板、签子、小鼓、二鼓、大锣、小锣、大钹等,表演形式分大场面和小场面,由司鼓担任指挥,有完整的曲牌、套路,声音洪亮,节奏明快,风格独特,富有极强的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

3.jpg

“第一次现场观看川剧表演,不仅近距离感受了川剧文化和西山革命先烈的赤胆忠心,还让我得到全新的艺术体验,对川剧这种传统文化更加喜爱了。”72岁的沈凤英老人说。

表演结束后,跃跃欲试的当地村民和孩子上台,在青神县老年大学川剧班老师手把手指导下,体验川剧打鼓板、敲锣鼓。“如今我们在家门口的社区大学就可以学到好多东西,农闲时大家还能凑在一起搞活动,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胡同德老人乐呵呵地说。

2.jpg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学习西山革命先烈在川西人民革命斗争中的光辉历史,编排了川剧《怀念西山革命先烈》,把节目送到社区大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接地气的方式,进行党史宣讲,传承红色基因。”青神县老年大学校长张德明表示。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大家围坐一起,畅所欲言,回顾了汉阳本土文化,就如何传承非遗川剧等特色文化进行了充分讨论。“汉阳文化是我们的文化瑰宝,非常有价值,我希望通过汉阳镇魁隆昌社区大学去充分挖掘它,赋予它新的生命力。”92岁高龄的欧家贵说。“我们可以结合当地独特文化,编写川剧的唱腔唱词,创作川剧节目,让村民变演员,走上舞台去表演。”当地居民童开云表示。

今年8月,青神县妇联在汉阳镇打造了魁隆昌社区大学,其原址是拥有200多年历史的魁隆昌客栈,文化底蕴深厚。据介绍,把“大学”建在村民家门口,不仅能对汉阳码头、汉阳古镇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挖掘演绎,而且能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留守人口支持项目,打造社区大学,‘画’好基层治理公益地图,共创未来共享社区,绘就‘自治法治德治’基层治理新画卷。”青神县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杨芳 岳华刚 本报记者 古良驹 文/图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