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20 09:51:24
责任编辑:李佳伦
出夏入秋,天气渐凉。行走在岷江之畔的小城青神,仍随处可见工业园区、企业生产建设的强劲火热画面。
要素强力支撑、税收成色稳健、智改数转突出,火热奋进画面的背后底气十足——累计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1至8月71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6.6亿、同比增长11.0%;打造“德恩云造”产业互联网平台,集聚上下游企业132家,德恩精工入选国家级“数实融合”“未来产业”双案例、省级“先进智能工厂”。9家企业成功申报全省2025年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全市第一;获奖补资金1848万元,位列全市第二;一组组亮眼数据,交叉印证并清晰凸显青神在“制造强市”战略背景下的坚韧向上,破局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求新之路。
美矽科技项目2万吨半导体封装用环氧塑封料项目施工现场。
8月28日,在青神经开区,美矽科技项目2万吨半导体封装用环氧塑封料项目施工现场,建设场景热火朝天、紧张有序。
“厂房主体已经完工,已通过预验收,正在进行扫尾工程,预计10月开始机电生产设备安装,年底前完成产线安装调试达到投产条件。”青神县机械产业研究服务中心副主任、美矽科技项目包保负责人孟林艳介绍,项目2025年3月破土动工以来,实行县领导挂点、科级干部包保、每天实景调度项目进展,堵点问题则现场专题研究解决,确保项目始终保持“加速度”,力争达到当年开工,当年全面建成投产。
美矽科技项目由深圳市新创源精密智造有限公司与青神产投基金强强联合出资建设,总投资10亿元,配备8条中高端环氧塑封新材料生产线,是西南地区首个成规模半导体环氧塑封(EMC)材料项目,对推动中高端半导体塑封材料国产自主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项目建成后年产能可达2万吨,预计实现综合年产值10亿元、税收5000万元,提供400余个就业岗位。
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建成投产,美矽科技将创造工业项目“青神速度”。园区工业服务中心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企业签约到投产周期从14个月压缩至6个月——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青神环境”“青神路径”“青神速度”,精准聚焦,务实有力。
谋篇布局新兴赛道,青神以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基础,引进科大讯飞、腾讯云、光大特斯联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中科云图等“独角兽”企业,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平台经济)产业链,力争“抢跑”发力新经济,在未来产业新赛道撕开突破口,把握未来发展先机。
8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专家周成虎院士为中科青云青神低空遥感网运营指挥中心授牌。青神与广东省科学院孵化并投资的“广州市未来独角兽”企业中科云图签订青神县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合作项目协议,合资成立“中科青云科技有限公司”,瞄准全国领先的低空场景“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商,致力于空天遥感、Geo-AI与大数据创新成果从实验室推向产业应用,助力青神县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带动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
精密传动优势产业。
8月29日,走进青神德恩精工数字工厂车间,自动化、数字化现代工厂场景映入眼帘:数个物流仓储AGV小车在智能调度系统指挥下,自动往来移动穿梭,有序运输待加工工件与完成品材料;形态各异、涂装着工业灰或亮黄色的机械臂灵动飞舞,动作精准,准确执行车削、铣削、钻孔等精密加工。
“机器替代人工”,德恩精工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改造。以往操作工人俯身于轰鸣震动的老式机床旁紧张与忙碌的传统加工方式,如今仅仅需要少数技术人员通过点触主要控制室或关键设备站点电子屏即可实现。德恩精工办公室主任李小红介绍,德恩精工基于“5G+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造的数智化车间,实现了仓储、车间、设备之间的全面互联互通。“青神工厂只能算作1.0版,公司在宜宾、佛山新建工厂智能化程度更高,2.0版。”
2025年5月,德恩精工凭借全链条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生态创新,荣膺眉山市2024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企业,成功申报2024国家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德恩精工以“智改数转”先行示范实践为眉山市域工业升级提供鲜活范本。
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齐放花满园。在青神,像德恩这样的“链主”企业并非个例。作为全国县域机械产业集群百强县,机械产业根基深厚的青神经开区已被《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纳入装备制造重要发展平台。2024年,青神县瞄准全省精密传动联结件产业集群打造全面发力,培优育强成效凸显。园区内以德恩精工、青城机械、四川丹甫、德鑫航空为“链主”的产业链,串联起县内110余家企业,形成年产铸件30万吨、机械零部件20万吨及4000万台(套)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亿元。
今年以来,青神“集群成链优势”更加气势如虹——上市企业丹甫通过引进3家上游配套企业,与日本电机、压缩机企业形成“双向互嵌”合作模式;成眉铸造和西南表处理两大园区为产业链提供集群化关键配套,使青神成为眉山3条市级重点产业链的主要承载地;立白日化新厂产能从45万吨扩至100万吨、环龙新材料产能从22万吨扩能至47万吨,项目凸显“倍增效应”。
数据显示:眉山市“1+3”主导产业体系中,青神47家规上企业占比达到三分之二,形成“链主引领、园区支撑、集群发展”的产业矩阵。
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
两个月前,在上海召开的医疗产业博览会上,四川环龙自建中试平台特种竹纤维材料获得10余家下游医卫企业的别样“青睐”,签订多份合作协议。
“高吸油、高吸水、高膨散、抑菌是环龙中试成功新材料的主要特征,这就意味着可以逐步向医疗、卫生领域高附加值产业进军,价格会是过去的3-5倍。”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李群教授对于平台试产成功的新型竹纤维材料前景颇有信心。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青神共建电解水制氢阳极材料中试平台;德鑫航空机场地面专用设备中试平台建设紧锣密鼓——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中试基地,无缝衔接实验室研发与工业化量产,并将其显著加速技术转化作为突破技术产业化瓶颈的核心战略,持续推动企业中试成果迈向产业化。
作为机械传动联结件龙头企业,德恩精工开发出集资产运营管理、制造运营管理等多个系统于一体的“德恩云造”工业云平台,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接单难、技术难、运维难、转型难等问题,还助推企业数智化、平台化、集群化发展,努力推动全国同产业机械企业数字化集群化进程。如今,青神孕育的这一全国性垂直细分产业平台获得行业认可,入驻和运用“德恩云造”工业云平台企业已达132家,聚集产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2024年全平台交易额超8亿元。
青神同时加快推动园区企业开展“智改数转”先行示范,推荐德恩精工、青城机械、丹甫等企业申报省“智改数转”项目7个,完成两批次42家规上企业智改数转和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价线上、线下免费诊断工作,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链群化重构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实力强劲。精密传动联结件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实现企业迭代升级,龙头企业凭借雄厚的科创实力,“走出去”攻城略地的底气十足。德恩精工逆势扩张,在宜宾、广东顺德、浙江嘉善等地布局新智造基地;深耕青神本土的农牧机械龙头企业众鑫盛走出国门,投资6000万元在越南建厂,将目标瞄准东南亚广阔市场。
青神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县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占到全市四分之一,今年前5个月青神32个工业项目技改投入增速89.6%,位列全市第二。
“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县首位战略,锚定打造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和全国特色先进机械制造产业聚集区目标,坚持拓赛道、重专精、促转型,全力招精引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青神县政府负责人表示,青神正加速融入全市“1+3”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着更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德恩精工数字工厂“机器人”机械臂精准作业、AGV小车自动有序穿梭运输,极少技术人员专注于显示屏幕数据监测调整的现实场景大大颠覆了我们对传统机械加工企业的认知。
政府负责人每天通过航拍实景调度项目进度;挂点领导现场专题督导解决要素保障;项目包保责任人全程“保姆式”服务;国内生活类纸品“头部”企业深度研发中试更高性能竹纤维材料;精密传动联结件“龙头”企业从机械产品到“云造平台”成为细分行业的“阿里巴巴”;西南首个成规模半导体环氧塑封材料项目的“加速度”。各级干部上下同心的勤奋忙碌,隐隐传递出一个县域小县工业高质量发展不甘人后、时不我待的“深度焦虑”,而传统企业创新转型的稳健扩张,悄然凸显的是积极应对未来发展新兴赛道的“不懈奔跑”。
小县域的“大作为”或许不在于追大求全,跟高大上,而在于找到传统与新兴产业的嫁接点,要素与产业的平衡点,生长出最适配的产业基因。在“制造强市”大背景下,坚韧向上,求新破局,期冀从传统加工迈向现代智造、从“县域小县”蜕变为“工业强县”的青神有着坚定步伐与敢闯决心。人才引育的创新机制、精准滴灌的政策扶持、园区服务的创新作为,也是一种“链群化”资源整合,不断助力青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发展蓝图逐步成为现实。
青神工业实干实践提示我们,县域面积并非成为发展的必然限制,只要找准方向、敢于创新、真抓实干,小县也可能书写出属于自己工业高质量突围的“大文章”。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