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量体裁衣”破解因残致贫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眉山市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11-13 10:39:54

责任编辑:何海娟


  脱贫,希望所在;攻坚,力量所在;奔小康,目标所在。

  由于受身体障碍、劳动能力弱、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影响,贫困残疾人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群体,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我市有各类残疾人24.92万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0.11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扶贫对象13881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现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相关指标总体完成。

  □陈良群

  兜底保障

  点亮每一个残疾人的希望

  “每年都享受扶贫对象补贴,前年还改造了厕所和灶台。”11月9日下午,在东坡区万胜镇众家村2组,王敏刚参加完电商培训回家,便钻进猪圈忙活起来。除了养猪外,他还种植了5亩果树,都是改良后的爱媛和不知火。

  2014年6月12日,正在上班的王敏因一场意外事故失去了右臂,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贫困。为帮助王敏一家摆脱困境,各级残联和帮扶干部在落实各项扶贫助残政策的同时,安排他参加电商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王敏一家的生活逐渐改善,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

  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是“十三五”期间眉山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重点项目之一,仅2019年就动工改造1053户,同时为843户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今年6月残疾人危房存量全面清零,实施的800户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中,414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现有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全覆盖。

11.jpg

  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生活更便捷。

  为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十三五”期间,我市实施了11项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重点项目,通过“量体裁衣”式服务工作,精准掌握每一名残疾人的基础信息和需求,捆绑落实各项兜底保障政策,精准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养老、住房等基本民生。据统计,2019年对3184名扶贫对象发放生活费补贴197.09万元;落实低保2.6万人;落实4.3万人护理补贴资金3500余万元;落实2.7万名困难残疾人生活费补贴2300余万元。

  康复救助

  创造残疾人美好人生

  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

33.jpg

  帮助残疾儿童做康复训练。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市残联采取“一人一策”方法,不仅提供基本康复服务,还通过辅助器具推广和适配服务,每年为全市3万名以上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

  “我儿子做了矫形手术后,眉山康复中心又提供了8年免费康复服务。”东坡区太和镇的邹秀琴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儿子不到1岁时被确诊为脑瘫。通过政策的帮扶和自己的辛勤工作,邹秀琴一家在2017年年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为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我市先后印发了《眉山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能力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康复定点机构管理、康复项目申请、康复救助项目经费管理等工作,完善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

  2020年,市残联将完成74800名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确保汇总覆盖率达到80%;完成5500人基本辅具适配,汇总覆盖率达到80%。截至10月,全市投入经费500余万元,完成280名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

  多渠道就业创业

  加快残疾人脱贫步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就业中,残疾人就业最难。

22.jpg

  多渠道帮助残疾人就业。

  我市各级财政在每年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按不低于30%的比例安排资金用于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各级政府开发的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按不低于10%的比例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通过依法推进按比例就业,大力推动残疾人集中就业,积极扶持残疾人创新创业,大力发展残疾人公益岗位就业和庇护性就业等措施,多层次、多渠道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

  “自从我弟弟入托庇护车间后,我儿子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了,还说‘我舅舅有工作、有社保了,他老的时候有保障了。’”东坡区松江镇丁塘村张素群说。她的弟弟张九虎有智力残疾,入托了吉香居庇护车间。“在车间班组长和同事的一对一帮带下,他不仅学会了打饭、洗澡,还主动帮助重度肢体残疾学员。”更让张素群全家感到欣喜的是,张九虎每月还有2000元以上的收入,还缴纳了职工“五险”。

  吉香居庇护车间是全省规模较大的扶贫车间,安置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13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27人,全部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全额购买“五险”,月均工资2600多元。像吉香居庇护车间这样的庇护性就业机构,全市目前有7家,安置232名残疾人庇护性就业。全市农村公益性岗位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687人。

  “这几年,在政府、残联和帮扶部门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我享受到了残疾人补贴、创业扶持,还有各种惠及残疾贫困户的政策。”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毛建洪是一名视力重度残疾人。在“一人一策”帮扶下,他销售冷竹笋,通过培训成为养鱼大户,通过贴息贷款开办农家乐,实现脱贫增收,2018年被评为“四川脱贫榜样”。

  教育扶贫

  用知识技能改变“因残致贫”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在教育扶贫一系列政策带动下,我市通过实施残疾儿童/青少年教育项目、残疾人学生教育资助制度、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等重点项目,保障残疾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权利,为贫困残疾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为贫困残疾人赋能增智。

  我市不仅提供12年免费教育,还将学前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全面纳入保教费减免范围。建立残疾学生救助制度,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生均经费。截至目前,全市6-14岁残疾儿童少年2258人,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1641人,特校就读306人,送教上门311人,入学率达96%。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为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2020年市残联会同扶贫部门摸排比对,将年纯收入低于5000元存在返贫风险的616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和228名非建档立卡贫困边缘残疾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帮扶对象。

  市残联负责人在2020年残疾人脱贫攻坚部署会上表示:“精准掌握贫困残疾人基数和基本情况,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加强与教育、民政、人社、住建、扶贫等部门联系,推动相关部门把贫困残疾人纳入脱贫攻坚大局,确保残疾人扶贫对象一个不落全脱贫、真脱贫、不返贫。”

  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