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词作家王晋川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1-25 23:43:24      

责任编辑:赵娜娜


  

第八届(眉山)东坡文化节开幕式,500名小学生合唱《我爱苏东坡》。


  人物名片

  王晋川,眉山市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先后在全国和省市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艺作品1000余篇(件),主编民间故事集《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故事精选》;创作大型音乐舞剧《千古东坡》等。为“5·12”大地震创作的感恩歌曲《因为有你》成为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曲目。曾连续六届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巴蜀文艺奖,获第二届全国音乐舞蹈比赛银奖、文化部“群星奖”等。

  千年东坡诗词

  唱出新时代的味道

  位于城西的三苏祠,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位从这里走出。红墙绿水,古木翠竹,亭台楼榭,曲径长廊……这三分水二分竹的园林祠堂庄重典雅,古朴深幽。

  2013年“4·20”芦山地震发生后,三苏祠受损严重,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灾后恢复重建首批重点项目和眉山市“文化立市”战略重点工程,我成为了三苏祠、三苏纪念馆展陈改造提升工程文化顾问。这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使命。眉山人都对三苏有特殊的感情,我亦如是。工作相当严谨,连飨殿内供奉的三苏父子塑像衣服的颜色纹路都作了细致考究……

  同时我还积极为建设中国诗书城献计献策,包括提议以东坡文化和中国诗书传统为内核,以生态园林为特色,以三苏文化为城市品牌,打造“一山一水诗书城”,大胆提出完善恢复远景楼、苏坟山、景苏楼等八大古迹和新建中国诗书城公园、东坡外滩等七大景观。这些建议被一一采纳,先后付诸实施。

  改革开放40年,眉州大地日新月异。作为“东坡老乡”,作为“东坡粉丝”,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是应有的担当。

  “我要唱支歌,唱给苏东坡。从小立大志,瑞莲吐新荷……”这首《我爱苏东坡》,是我与市文化馆刘戈八年前合作的作品。2011年,该曲被选为全国“东坡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主题曲;2012年,获得全国“东坡情”文艺作品征集活动二等奖;2014年,此歌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大手牵小手”节目录制;2017年由眉山500余名小学生齐唱,亮相第八届(眉山)东坡文化节暨首届四川音乐周开幕式。

  回忆创作之初,正值首届东坡文化艺术节举办前夕。我应“东坡学校联盟”的邀请,创作一首适合在学校推广的东坡文化主题曲,歌曲要与东坡相关,适合孩子们唱。我与刘戈合作,思考着如何让此歌被大家记住。歌曲与文章不同,它是过耳即过的艺术,像“一个人不会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歌曲入耳的前后,人的心境跟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想到了歌曲定位,这是给小朋友唱的,因此歌词要简单,旋律要简洁,不超过9度音节。最后,还要老少皆宜,如此才能流传甚远……

  直至今天,这首歌已在全国东坡遗址遗迹地,共计15个省市,50余所以东坡命名的学校中广为传唱。

  后来,我又为眉山东坡中学、苏辙小学、三苏路小学创作校歌,我希望通过歌曲把三苏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扎根于眉山的下一代人思想里。

  《我爱苏东坡》《东坡湖畔走一走》《东坡情中国梦》《东坡泡菜》……还有我国首部表现苏东坡生平的音乐舞剧《千古东坡》。这部音乐舞剧在音乐上有合唱、齐唱、独唱,融入了汉族音乐、黎族音乐、地方民谣等元素;舞蹈上有独舞、双人舞、群舞,实现了古典韵味与现代感完美契合。

  歌吟东坡先生的岁月,倏忽已过几十年。惟愿新时代的神州大地上,人们皆在传唱:“中国有座诗书城,大江东去留美名……”

  眉山网记者 李幸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