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

区县新闻

茨秋村:走上脱贫路 开出“致富花”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8-11 10:53:42

责任编辑:熊莉


茨秋漫山茶园吐新绿。

饮水项目建成,保障村民安全用水。

组建服务队,致力脱贫攻坚。

流转土地就地务工 村民增收致富笑开颜。

  位于洪雅县中保镇的茨秋村,曾经是市级贫困村。近年来,该县人社局对接茨秋村,结合自身职能职责,下足“绣花”功夫,做好脱贫攻坚“针线活”,目前,茨秋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63人已全部脱贫。

  走进如今的茨秋村,茶园飘香、草药满山,平整洁净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眉山网记者 蹇玮杰 文/图

  饮水不愁 打造宜居家园

  “过去吃水太难了,要走几里的山路,人工挑水。”村民王树建说。茨秋村地处总岗山脉带,全村主要饮用水源为浅表地下水、山泉水,由于地表水量不足和取水不便,村民枯水季节的安全饮水长期得不到保障。

  作为该村的帮扶单位,洪雅县人社局主动对接、多方协调,在县扶贫局、县水务局、县财政局、国网洪雅县供电分公司等部门大力帮助下,茨秋村启动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共投资80余万元,完成了堤坝防渗加固,安装了一体化净水机电和消毒、变压器等设施,修建蓄水池1个和铺设管道15000余米等。

  “现在村民在家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安心用水,再也不用肩挑背扛去取水了。”该村第一书记周星宇介绍,安全饮水项目于2018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覆盖茨秋村4个村民小组、临近村平乐村和义公村各1个村民小组,为140户村民520余人提供了安全饮水。

  此外,在帮扶单位的支持推动下,茨秋村欣望幼儿园、日间照料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相继建成,52名学龄前儿童有了学习的地方,301名村里的老人也有了吃饭聊天的去处。

  整合资源 壮大脱贫产业

  茨秋村位于洪雅瓦屋山、雅安碧峰峡、乐山峨眉山三山中心地带,是四川原生茶树(俗称老川茶)的产区。虽有种植茶叶、中药的地理优势,但碍于交通不畅、品牌不响、市场渠道较少,且村民种植、制作技术传统单一,限制了产业的发展。为打通茶产业发展“堵点”,该村将重点放在做优资源整合、强化品牌建设、延伸产业链条上,精心描“图”、精准“布”点。

  “我现在在茶园上班,加上土地流转的钱、合作社的分红以及上班工资,每年收入有3万多元。”说起现在的好日子,该村村民李作珍心情激动不已,“全靠第一书记尽心尽责的帮扶”。李作珍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来仅靠种植2亩水稻过日子,生活非常艰难。2016年,在脱贫政策的帮扶下,她竞争上岗干上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参加了土地“双挂钩”项目,搞起了家禽养殖。同时她还在茶园里打工,每天有80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周星宇的带领下,茨秋村成立了茨秋高山老川茶专业合作社,并整合各项资源修了一条长2200米、宽4米的茨秋村至平乐村的出村道路,让村民出村、“山货”贩卖有了快速通道。

  依靠该县重点项目“一杯茶”,该村累计改良、新发展优质茶园1000余亩,目前拥有有效茶叶采摘面积4500余亩,产值600余万元。

  悉心疏导 筑牢文明乡风

  走进该村村民曾秀华的婆婆的卧室,只见地面干干净净、桌上一尘不染、家具摆放有序、被褥干净整洁。曾秀华右手扶起婆婆,左手拿起小水壶给婆婆喂水。婆婆患有带状疱疹,无法下地,曾秀华除了照顾孩子、打理家务外,还要照顾婆婆的日常饮食起居,给她涂药物,换洗衣服、被褥,擦洗身体。2019年,曾秀华获得了该村评选的孝媳称号。

  为巩固脱贫成效,该村积极在乡风治理上树立榜样,以示范带动的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全村文明建设。

  在当地镇政府的支持下,该村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和孝儿孝媳评选工作,评选出星级文明户5户和孝儿孝媳5户,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爱党爱国、勤俭持家、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提升群众思想道德素质。

  同时该村以歌颂祖国歌颂党和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经常组织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成立茨秋村养老服务队,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家中,开展清洁庭院、洗衣理发、谈心聊天、调解纠纷等志愿服务,传递爱心,共建乡风文明。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