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4-20 08:00:20
责任编辑:
三苏祠博物馆、三苏纪念馆“4·20”芦山地震灾后维修重新开馆
龚建明出席开馆仪式并宣布开馆
龚建明宣布三苏祠博物馆、三苏纪念馆开馆。眉山网记者 杨槐 摄
眉山网讯(记者 王磊)昨(19)日,三苏祠博物馆、三苏纪念馆“4·20”芦山地震灾后维修重新开馆。全国人大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央监督委员会副主任龚建明出席开馆仪式并宣布三苏祠博物馆、三苏纪念馆开馆。市委书记李静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佳明主持,省文化厅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郑晓幸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孝平宣读了《关于三苏祠“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扬通报》。
2013年4月20日,受雅安芦山7.0级地震波及,地处我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内多处建筑遭到结构性破坏,受灾严重。灾情发生后,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将三苏祠灾后维修作为推进“文化立市”战略的重点工程,作为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抓手,先后实施了16座文物本体维修和三苏祠博物馆、三苏纪念馆展陈改造提升、园林环境整治、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防雷消防安防工程改造等7个项目,总投资8000余万元。经过2年多的努力,昨日,三苏祠自清朝康熙四年重新建祠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全面维修全面完工,并重新开馆。三苏祠的重新开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的结果。
李静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350万眉山人民向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眉山发展的农工党中央、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向为三苏祠灾后恢复重建付出辛勤劳动的文物工作者和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致以崇高敬意。
李静指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东坡文化是眉山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老祖宗留给眉山人民的宝贵遗产,三苏祠代表着眉山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希望三苏祠以此次彻底修缮为契机,更好地承载起让东坡文化千古流芳的重任,继续让东坡文化在灿烂的中华文明中散发独特魅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加快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实现“两个率先”“五个先行”目标努力奋斗。
郑晓幸在讲话中代表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对三苏祠整体修缮后重新对外开放表示祝贺,向为三苏祠保护利用给予大力支持帮助的国家文物局、农工党中央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向为三苏祠维修保护工作艰苦奋战近三年的眉山文物工作者和工程单位致以慰问。
郑晓幸指出,三苏祠自清朝康熙四年重新建祠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全面维修全面完工并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三苏之幸,是眉山之幸,是眉山盛事,也是四川盛事。希望眉山以此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工作方针,进一步提升三苏祠的保护利用水平,继续加大三苏祠及三苏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切实发挥三苏祠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三苏祠文物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民众,成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引擎和动力。
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参加了三苏祭拜仪式,并巡览了三苏祠保护维修和三苏纪念馆展陈改造提升成果。
农工党中央组织部负责人邓蓉玲,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张庆伟,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秘书长周庆年,省委宣传部秘书长陈彦夫,省文化厅副厅长王琼,农工党四川省委副主委夏华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贺文,市政协主席王影聪,市委副书记刘十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久伦,市政府副市长汪树槐,市政协副主席杨常沙出席仪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