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眉山:佳节庆重阳 携手伴晚晴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0-17 10:05:20      

责任编辑:罗思源


  眉山网记者 李幸 文/图

1 (1).JPG

  九对金婚夫妇合影。

1.JPG

  仁寿县大化镇为张永文夫妇颁发“四世同堂”牌匾。

2.JPG

  金婚老人庆重阳。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自古以来,思念亲人、合家欢聚、踏秋登高、遍插茱萸就是重阳节的代名词。重阳是一种思念,更是一种心灵的重逢。

  今天是我国传统佳节重阳节。为庆祝佳节,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尊老敬老孝老美德,10月16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省老龄办作指导单位,眉山市委宣传部、眉山市精神文明办、眉山市民政局、眉山市老龄办、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仁寿县委、县政府承办,以孝老敬老、情暖重阳为主题的“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在仁寿县大化镇水利新村举行,为老人们提前送上了一场节日盛典。

  崇尚敬老 承袭家风

  眉山人“孝道故事”令人感动

  活动当天,眉山市、仁寿县表彰了先进老龄单位和先进个人,现场为老人们送上了歌舞、小品等精彩表演,并开展了义诊、义剪等志愿服务活动。此外,在精彩的节目演出中还穿插播放了我市孝老爱亲、承袭优良家风家训家庭的感人事迹,并邀请了这些感人事迹的主人翁到现场参加活动。

  仁寿县龙正中学退休校长何祥明的养母今年已是97岁高龄。十余年前,养母因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但自从卧床那天起,养子何祥明就默默担负起照顾养母的重任,从笨手笨脚到日渐熟练,他十余年如一日,用心做好照顾养母的每一件琐碎之事,从未有过丝亳怠慢和怨言。何祥明用十余年的坚持证明了久病床前有孝子,用时间和行动诠释着“孝”的真谛,成为“仁寿榜样”。

  仁寿县清水镇红沙村3组48岁的李国银已经失明41年。刚刚看不见那会儿,他又害怕又自卑,但母亲肖淑华给了他活下去的信心。从那时起,母亲不论去哪儿,都会牵着儿子的手。在母亲年事渐高,身体大不如前后,失明的儿子又成为母亲的依靠,配合她完成喂猪、喂兔、煮饭、家务等。而为了照顾年事已高的母亲,李国银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如今,红沙村乡间小路上,时常能看见母子俩牵着手去地里割草的身影。李国银说:“妈妈是我的眼睛,现在妈妈年纪大了,我就是她的腿。”

  张永文夫妇是仁寿县大化镇水利社区居民,两人婚后育有三女一儿。多年来,两位老人为人和善,帮助村民化解家庭矛盾,帮助社区开展政策宣传……他们的儿子张伟铭在外经商成功后,不忘家乡的养育之恩,积极参与到水利社区的发展和社会治理中来,献计献策并积极为社区引进旅游开发公司。同时,每年的重阳节,张伟铭都会为社区老人捐款、捐物。

  活动中,随着大屏幕上一帧帧画面闪过,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的感人故事深深地打动了现场所有观众的心。

  风雨相守 不离不弃

  九对老人夫妇集体庆金婚

  穿上崭新的唐装,化上一抹红妆。九对金婚夫妻携手上台,接受在场所有人对他们50多年爱情的见证。老人们同时伸出左右手,面对大屏幕,开启了当天的金婚盛典时刻。

  九对老人中最年轻的71岁,最年长的已经92岁高龄。与伴侣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老人们在风雨相随的时光中沉淀了满满的相知相爱的点滴。

  “我们那时就穿着平时的旧衣服,简单吃了饭,就算是完成了婚礼。”彭淑容老人摸着身上的红色唐装笑着说道,“从没穿过这么喜庆的新衣服,今天特别高兴!”看着老伴如此开心,一旁的汪俊普接过话头,“我们当时住得很近,别人介绍认识后结了婚,50多年,没吵过一句嘴。”

  金婚夫妻当中,79岁的张安云和78岁的童碧华老人是一对地地道道的农民夫妇,但却用辛勤的双手,成功培养出7个优秀的大学生,其中一人获得博士学位,三人获得硕士学位。“我们都没什么文化,吃了很多苦,就想着儿女们能够有出息、不受苦,读书是唯一的出路。”采访中,两位老人说道。

  执教42年的张仕忠老人桃李满天下。曾经,他有机会调到成都和老伴曾秋云一起工作,又因舍不得学生而放弃。为了能和丈夫相守在一起,曾秋云辞去了成都的工作,回到仁寿陪伴张老师。“我们要一起相守到百年。”两位老人紧紧握住彼此的手说。

  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故事,却有相同的朴实、真诚,与相互扶持、相互包容的精神。活动现场,当老人们温馨的照片闪现在大屏幕上时,在场观众无不动容,悄悄拭泪。

  重阳家宴 共品美味

  名厨操刀重阳坝坝宴

  活动当天,眉山四家餐饮名店、农家乐的行政总厨也携团队现场制作,奉上了40桌丰盛的重阳家宴。

  “既有特色黑龙滩生态鱼,又有东坡肘子等,还融入了香碗、咸烧白等传统重阳菜。”仁寿县商务局副局长陈忠义说,坝坝宴邀请了本土有代表性的酒店和农家乐,派出了强大阵容精心准备。“口味上清淡为主,口感上普遍偏软,适合老年人食用。”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做坝坝宴,但我们都为能够敬老孝老感到光荣,精心做了准备。”参与现场制作的某宾馆行政总厨孙清介绍,自己和团队带来了黄金鱼豆花、剁椒鱼头、鱼圆子等以鱼为主要食材的菜肴,鱼来自黑龙滩水库,体现仁寿黑龙滩生态鱼的特色。同时,为了方便老人食用,当天的“全鱼宴”还去除了鱼刺,口味清淡,方便老年人食用。

  某酒店行政总厨蒋义潘表示,作为厨师,逢年过节很难跟家人在一起,要给亲人做重阳家宴,可以说是一种奢侈。“今天我们以这种方式,敬老孝老,也是表达一份心意,祝愿天下老人健康长寿!”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