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中外嘉宾畅所欲言 共话历史村镇未来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6-12 15:29:00      

责任编辑:任枫枫



6.jpg

  昨(1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市人民政府参与承办的“文化2030|城乡发展: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议程进入第二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80余名嘉宾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文化传承”三大主题,就创意经济和文化旅游助力扶贫、文化促进社区参与以实现本地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增强环境可持续性和复原力、加强城乡联系实现可持续乡村振兴的综合政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经验和观点,提出了诸多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1.jpg

  像管理博物馆一样管理历史村镇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物质文化遗产,还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项目专家希玛瑶珠莉·古榕说。传统村镇是重要的、活态的历史文化记忆载体,其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在所承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乡村蕴含的文化遗产是乡村优于城市的独特之处。”牛津大学与清华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荣休教授尼格尔·思里夫特说。

  如今,传统村镇保护和开发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如何抓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在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看来,历史村镇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博物馆,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每一个村镇都产生了方言、劳动方式、生产工具等文化遗产。因此,在保护和发展中,可以把博物馆的保护和管理理念融入进来,将梳理出来的文化遗产进行分类保护并融入旅游业发展,同时在村镇的产业发展中,可以把现代产业和传统产业相结合,就像眉山竹编一样,把传统手工艺和现代经营理念结合起来,谋求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米兹沃索罗·斯瑞伊则提出,文化政策的制定对传统村镇的保护利用至关重要,倡导在制定政策时更多地考虑到文化层面,与村落居民共同制定新的政策,推进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可持续管理利用。此外,与会嘉宾还提出了把文化转化成产品等意见建议。

7.jpg

  人力并非负载而是资源

  “人力并非负载,而是资源。”非政府组织负责人阿米塔瓦·巴塔查里亚说。

  要振兴乡村,保护开发传统村镇,人是关键。

  而农村人口流动是传统村镇发展普遍面临的困境。如何破除困境,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与会嘉宾提出了建议。

  “为年轻人提供和城市同等的服务和机会,这是关键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埃内斯托·奥托内指出。就具体的方法,阿米塔瓦·巴塔查里亚分享了印度某传统村镇的经验,认为传统文化技能是文化资产的一部分,通过培训将文化转化成传统文化技艺,让农民转变成艺术家,在收入增长的同时获得自尊,不失为一个办法。

  此外,与会嘉宾还纷纷提到增进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提出了非政府组织参与支持传统村镇保护开发、从群众关心出发实施农村项目、增强民众活动与文化发展的互动等建议。

四川洪雅县柳江镇,参加“文化2030︱城乡发展: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嘉宾,来到洪雅县柳江镇红星村参观,现场了解历史村镇的发展和变化。.JPG

  数字技术发展智能乡村

  当天召开的“文化2030|城乡发展: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正式发布了《文化2030:城乡发展 中国一览 眉山经验》,书中分享了眉山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可持续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其中对“智能乡村”“数字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与会嘉宾纷纷提到数字化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出版和媒体专家、Teseo主管奥克塔维亚·易戈·屋大维·克莱兹说:“将数字技术运用到文化保护发展中,能改变文化价值链的所有环节,建立起城乡联系纽带。”

  洪雅县柳江古镇店铺内的支付二维码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嘉宾对眉山数字技术体系运用表示赞叹,认为这就是创意经济和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

眉山网记者 林茂春 梁昊 钟烨 黄海波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