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 建设“大雅家园·幸福丹棱”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10-01 12:14:51

责任编辑:任枫枫


  

丹棱工业腾飞。.jpg

丹棱工业腾飞。

地方名片

  丹棱,古称齐乐郡,全县幅员面积449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78个村(社区)。丹棱是大雅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第一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县、全省重点经济开发县、中国桔橙之乡、中国民间艺术(唢呐)之乡。

  区位优势明显。丹棱地处成都平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位于成都1小时经济圈内,国道351线和遂资眉高速公路横跨东西,丹蒲路、丹名路纵贯南北,与成新蒲快速通道形成对接。距离成都市区、双流国际机场90公里,眉山火车站35公里,蒲江火车站20公里,具有“身边的火车站、身边的机场”的优势。

  文旅资源丰富。大雅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丹棱人杨素建“大雅堂”,“难登大雅之堂”典出于此。2014年,纪念性恢复建成大雅堂。老峨山、九龙山、龙鹄山、梅湾湖、大雅堂、幸福古村构成“三山一湖一堂一村”的旅游发展格局,正在建设全域国家乡村公园。拥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

  农业产业兴盛。全国最大的优质“不知火”生产基地,以“不知火”为主的丹棱桔橙种植面积16万亩、产值32亿元,“丹棱桔橙”位列2019年国家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百强榜第64位,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丹棱“不知火”桔橙(桃花)节,脆红李、枇杷、葡萄、茶叶采摘节等享誉全国,成为丹棱助农增收利器。

  绿色城市耀眼。有2个“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梅湾村、幸福古村,绿植丰富,生态宜居。农村垃圾分类治理“一元模式”、畜禽污染治理“三二一模式”、农村污水治理“丹棱模式”闻名全国。全县水系(河流、渠系、库坝)绿化率均达到96%以上。

  发展方向明确。崇尚弘扬“丹心如初、和美大雅、事在人为、共襄齐乐”的丹棱精神,坚持“开放引领”“绿色发展”“共建共享”三大发展理念,精准实施“六大行动”,全力打造“魅力六城”,为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建设“大雅家园·幸福丹棱”而努力奋斗。

  美丽乡村,潜力无限!幸福丹棱,未来可期!

绿色丹棱,丹棱打造全域公园城市。.jpg

绿色丹棱,丹棱打造全域公园城市。

       丹棱县

  70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只能算作白驹过隙,而对于丹棱人来讲,70年却足以开辟一个时代,刻下一座丰碑。

  70年来,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奋进的脚步,丹棱与祖国母亲同行、与伟大时代共进,用沧海桑田的巨变,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历程,书写了属于丹棱的光荣与梦想。

  

生态梅湾湖。.jpg

生态梅湾湖。


  □中共丹棱县委 丹棱县人民政府

  一座城市的兴起,总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不可复制的精神气质。丹棱古称齐乐郡,隋开皇13年建县(公元593年),距今已有1426年的历史,因城北“红色有棱、状若飞旗”的赤岩山而得名。历史上的丹棱,山川秀美、土地肥沃,政治清明、英才辈出、文风鼎盛。

  新中国成立之初,丹棱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创业极其艰难。70年来,丹棱始终专注发展定力,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成功应对了2003年“非典”、2008年“5·12”特大地震、2013年“4·20”芦山地震以及今年“7·22”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经受住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和当前经济新常态的现实考验,刷新了“丹棱速度”,创造了“丹棱经验”,成功走出了一条“丹棱特色路径”。人民生活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实现了质的飞跃。

  丹棱奋斗之路,犹如一幅砥砺奋进、前赴后继的巨著长卷,有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有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有波澜壮阔的改革探索,有拥抱世界的开放襟怀。丹棱的辉煌成就,得益于中央、省委、市委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得益于历届领导班子风雨同舟、薪火相传;得益于全县党员干部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得益于社会各界倾情支持、鼎力相助;最终归功于16.8万丹棱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拼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站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在这个愈进愈难却又不进则退、愈进愈险却又非进不可的阶段,必须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拿出啃“最硬硬骨头”的决心和涉“最险险滩”的勇气,风雨无阻朝着既定目标坚定前行。

  牢牢锁定“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这个奋斗目标,建设“大雅家园·幸福丹棱”。

  建设美丽乡村,美丽是这座城的姿态。丹棱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凸显新型城乡形态、规范城乡社区治理,基本实现农业质量效益好、科技创新水平高、三次产业融合深、农村生态环境美、乡村善治文化兴。

  建设大雅家园,文化是这座城的灵魂。丹棱将继承发扬当地历史人物李焘“求真务实”、杨素“仁义雅正”、可朋“心系民生”、彭端淑“为而不难”的精神,建立大雅文化体系,丰富大雅文化内涵,建设大雅文化载体,打造大雅文化品牌,提升大雅文化的辨识度和影响力,助推“政和、业兴、文昌、景美、民乐”再上新台阶,让大雅文化走向世界。

  建设幸福丹棱,幸福是这座城的追求。丹棱将坚持把解决和发展民生作为重点,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公共资源供给、改进政务服务,实现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升,发展活力和动能持续增强,全县整体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一座城,只有看清自己走过的路,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现实中厘清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一代人,只有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才能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书写时代的光荣与梦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丹棱正在以更大格局、更高标准谋划、建设新的丹棱远景。

  近期,丹棱县委十四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县县域经济发展大会,锁定眉山市委赋予丹棱的“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的发展定位,牢牢锁定“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建设‘大雅家园·幸福丹棱’”的奋斗目标,响亮提出:精准实施“六大行动”,全力打造“魅力六城”。

  实施“党建领航行动”,打造活力之城。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党组织都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实施“工业涅槃行动”,打造产业新城。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势,务实打牢工业基础、重振工业雄风,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要扶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打牢基础”,坚持创新驱动“增添动能”。

  实施“乡村振兴行动”,打造桃源美城。对照中央乡村振兴总要求,培育富美产业、建设秀美田园、营造淳美乡风、共建和美秩序、保障甜美生活,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和省级示范村、市级先进乡镇,建成蓉欧贸易优质农产品重点基地县、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县,让“中国桔橙之乡”在全国声名鹊起。

  实施“旅游腾飞行动”,打造康养绿城。坚持农、文、旅深度融合,开创全域旅游新局面,建成环成都平原经济圈乡村旅游生态后花园,中国西南地区乡村度假、高端会务、绿色养生“首选地”。要深入挖掘文旅经济,力争成为眉山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新兴增长极的“西翼之星”,创造丹棱“橙花季”城市旅游品牌,加快国家乡村公园建设,集中打造“四区八景”文农体旅品牌。要积极开发康养经济,打造“观养胜地”“文养静地”“疗养宝地”“食养圣地”。要激活民宿经济,形成集精品民宿、主题酒店、休闲农庄、乡村客栈为一体的主题多元、高中档兼具的住宿供给体系。要壮大会节经济,常态化开展水果采摘、山地越野、大雅端淑文化艺术节等节事活动,创新推出山地马拉松、森林音乐会等节会活动。

  实施“城市蝶变行动”,打造大雅名城。将丹棱建设成一个“颜值高”“文化味浓”“归属感强”的“品质之城”。着力城市“层级”蝶变,让城市变大,完善区域交通网,形成“一高速、一国道”(遂资眉高速、G351国道)横穿东西,“一高速、两省道”纵贯南北的“两横三纵”区域交通网络;搭建城市主骨架,形成“四横四纵”城市道路大格局;打造西部橘园新城,建设城市近郊现代农业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园,推动老城区、大雅城、西部橘园新城“三城共兴”。着力城市“环境”蝶变,让城市变美,打造公园城市,突出文城一体,注重景城融合。着力城市“品质”蝶变,让城市变优,全域推进智慧城管,升级上档投资环境,优化提高生活品质。

  实施“幸福满城行动”,打造幸福乐城。通过打造“三大基地”、健全“三大保障”、强化“三大治理”,确保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培育以“端淑”为品牌的“高端基础教育基地”,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基地”,建设温情四溢的“关心关爱基地”。健全就业保障,健全社会保障,健全底线保障。强化依法治理,强化专项治理,强化源头治理。

  “丹心如初、和美大雅、事在人为、共襄齐乐”,丹棱吹响了开启新征程的进军号,掀开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美丽乡村,潜力无限;幸福丹棱,未来可期。拥有千年建县史的丹棱,在已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将抢抓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和眉山市委“一带一区一片”发展战略机遇,努力朝着既定目标坚定前行。  

  本版图片由丹棱县委宣传部

  丹棱县摄影家协会提供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