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建设美丽乡村 以实际行动书写东坡“文明”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11-05 09:52:14

责任编辑:罗思源


  眉山网记者 张丹梅 文/图

  积极争创省、市级文明村镇,创新开展各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近年来,东坡区大力弘扬东坡文化,全力推动乡风文明提升行动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书写东坡“文明”。

1.JPG

  乡风文明从娃娃抓起。

  文化浸润

  让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0月29日,走进三苏镇望苏村,映入眼帘的是村道沿线关于东坡诗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老爱幼的标语,村委会旁望苏村国学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在诵读《三字经》,村里处处呈现出”千年东坡 文化望苏”的浓厚文化氛围。

  该村党支部书记彭月忠介绍,作为东坡文化的发源地,该村将东坡文化传承与乡风文明有机融合,在村上开办国学幼儿园,通过诵读东坡诗词、传唱国学歌曲、讲演国学故事、开展礼仪教育,让小朋友们从小接受东坡文化熏陶,培养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乡风文明要从娃娃抓起。”彭月忠说。

  望苏村国学教育只是东坡区推动乡风文明的一个载体。在氛围营造上,全区各乡镇、村社主要出入口、道路沿线、活动广场、文化院坝等处,均设置了与乡村风格融合的公益广告宣传牌、文化墙、宣传栏等,让广大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将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盘鳌乡、土地乡的公益广告手绘墙就让人眼前一亮。

  如果说硬件设施和氛围营造是推动乡风文明的外在条件,那么制度保障和思想道德建设就是内涵所在。

  近年来,东坡区加大宣传,引导各村建立了”一约五会”。“一约”是村规民约,“五会”是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孝善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并通党群集中活动日、农民夜校、道德讲堂等开展主题讲座,宣讲农村精神文明,引导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文明素养,增强发展意识。

  开展活动

  凝聚崇德向善的文明共识

  望苏村村民蒋伯清是村里的低保户,因为原来好吃懒做、思想落后,村民们都称他“懒汉”。“自从村里开始了‘星级文明户’的评选,蒋伯清受邻里的影响,主动发展产业、打扫家庭卫生,今年评上了‘星级文明户’。”彭月忠介绍,“星级文明户”的评选,不仅带动了像蒋伯清这样后进户的积极性,还凝聚了全村群众爱护环境卫生、发展产业致富、促进邻里和谐的社会共识。

  在东坡区,除了开展“星级文明户”的评选外,各乡镇还组织开展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松江镇、白马镇、土地乡在清明、端午、七夕开展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别具特色;望苏村每年举办新春农民运动会、“三八”妇女节座谈会、重阳节孝老爱亲、孝心洗脚等活动,展现和传承父子亲、婆媳和、夫妇顺、邻里睦的优良传统。

  此外,该区还引导各乡镇挖掘群众身边的优秀典型,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媳”、“好公婆”等评选活动,通过评先进、树典型,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同时,发动农村党员干部、大学生、五老等群体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困难家庭进行志愿服务。已组织开展“回家路上做志愿”、“春节惠民文化活动”、“传承雷锋精神”、“我为祖国加油”等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2589余次,参与志愿者5488人次,为群众办实事1352件,惠及群众24680人次。依托“一约五会”,推进农村婚丧礼俗整治、农村殡葬改革、生活风气改善,摈弃遗风陋俗,规范群众日常行为,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改善环境

  营造整洁美丽新乡村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望苏村垃圾回收积分管理制度,为东坡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做出了有效探索。

  据彭月忠介绍,实施垃圾回收积分管理制,让村民将家里的可回收垃圾积累起来,村里的可回收垃圾点在每个月的8日、18日、28日集中进行收购,村民们不仅可获得收益,还可以积分,积满三分就可以到村委会兑换生活用品。有了这种激励机制,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和热情进一步提升,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受到了一致欢迎。村民们表示,自从实行积分管理制以来,家里的盐巴都不用花钱买了,每年还多了一笔收入。

  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东坡区还不断推进农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街道亮化工作,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以村规民约约束群众滥砍滥伐滥捕杀行为。同时逐步完善交通、水利、通讯、电力、环卫等基础设施,常态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改水、改厨、改厕等工作,全区农村环境变得整洁优美,群众精气神十足、对环境的满意度逐年提升。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