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四个切片,直击新区党员干部抗“疫”前线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1-31 16:28:45

责任编辑:任枫枫


   

  她是准妈妈,她是出院不久的一线志愿者,他家里还有即将临盆的妻子待照顾,他在特殊时刻郑重写下入党申请书……

  他们是每个小家庭独有的个体,是顶梁柱,是依靠,甚至是特殊时期需要重点保护的“国宝”。但在大“疫”面前,他们是人民群众的第一道防线,是阻击病毒的第一线。

  切片一

  刚出院康复的她,一天敲了324户居民的家门

  “家里有人吗?我们是政府工作人员。”这一句话,仅在1月30日当天,王彬华就说了不下千次,超负荷完成了324户居民的防疫排查工作。

  当前,正是进村入户大排查的时机。眉山天府新区审计局王彬华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第一时间到岗到位,全身心投入到联系乡镇锦江镇的疫情防控一线,入户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工作,成为防疫冲锋陷阵的“排头兵”。而在去年下半年,王彬华同志因身体原因一直在住院,1个月前才刚刚出院,身体尚未恢复。

  “明天排查任务还重,我今天不回去了。”完成当天排查任务后,王彬华向同事告别。此时,天已经完全漆黑,周围一片寂静,身为女同志的她加紧了脚步。

  切片二

  他是陷入“两难”的准爸爸,一边是怀孕8个月的妻子,一边是阻击疫情的需要

  “家在外地,妻子怀孕刚满8个月,产前情绪异常不稳定,加之疫情蔓延带来的恐惧,家中又无老人陪伴。舍小家,万一动了胎气,那可怎么对得起妻子及家人。陪妻儿,疫情防治不到位,我怎么过得了自己这关,如何配的上党员二字。”返岗前的眉山天府新区住房建设交通局副局长先宏伟同志陷入了挣扎。

  经过多次的苦口婆心的“保证”,妻子终于同意先宏伟同志奔赴“战场”,但要求必须每天回家。但从1月27日这一出门,却一天都无法回过家。坚守在一线的先宏伟同志每天“战疫”超过14小时,加班到深夜,保物资、做通勤、做保障,每天累计通行约300公里,送出物资200余套。“怕妻子担心,现在能做的就是集结一切可使用的力量,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稳控疫情,早日回家陪伴妻子。”

  切片三

  她是准妈妈,也是“007”中的一员。

  “同事们都在,我也只是做了应做的事。”言语中透着平淡。朱晓燕,眉山天府新区住房建设和交通运输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刚怀孕一个月,医生诊断有流产风险,在家属于“国宝”级的人物,但从1月24日开始就坚守上岗,连续奋战,任劳任怨,坚守一线。

  道路是治理的最前沿,也是防控的第一线。新区住建交通局及镇街、公安干警、综合执法、卫生院全力以赴以平行、并列、多点、多组、多人的方式设置交通检查点位125个,坚持“0”点至“0”点,一周7天的无缝式,“零”断档式“服务”,同事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们为“007”。而朱晓燕这位准妈妈也是 “007” 这个大团队中的一员。

  切片四

  深夜12点,年近七旬的她给巡逻值守人员送来了热粥

  “你们多穿衣服注意保暖,别病毒撵走了,自己却病倒了。”每天晚上11:34分,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一位老婆婆为街道巡逻值守人员送上了热气腾腾的粥和鸡蛋,并这样叮嘱道。

  在场人员十分感动,再三询问老人家的姓名,她只说道:“我也是党员”。最终这位老婆婆依然没有留下真实姓名便离开了。

  她叫丁洁,孩子6个月大,还在哺乳期的她从眉山天府新区设卡检查之时起,就坚持上岗,之后没有休息过一天,嘴上时常念叨着:“没有‘大’家,何来‘小’家。

  他叫邓淼波,在全力以赴投身防疫工作的同时,内心不断地受到触动,郑重向组织提交了一份沉甸甸的入党申请书,决心以共产党员的自觉和担当迎难而上,坚决扛起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

  堡垒无言,却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凝聚起众志成城的无穷潜能。这个特殊的春节里,在疫情防控的“战斗”中,有他们战斗的身影和无悔的付出。


邓秋菊  记者 殷勇

疫情.jpg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