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两手抓”“两手硬” 成德眉资4城发布同城化城市机会清单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2-26 15:42:45

责任编辑:任枫枫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一些行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并对进一步稳企业、稳就业作出重要部署。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企业正是其中最活跃的因子。伴随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逐步成为各地政府的工作重点。

  自疫情爆发以来,成都分别聚焦精准防疫和有序复工复产,先后发布了两批城市机会清单,不仅为疫情期间生产生活、社会治理各个方面提供了创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为受疫情冲击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拓展市场的机会,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

af3c31474d49caf8a77724834733543.jpg

  2月26日,为贯彻落实国家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和四川省委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相关部署和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有关精神,成都联合德阳、眉山、资阳三城,聚焦“稳增长促发展”主题,以在线直播的方式共同发布首批《成德眉资同城化城市机会清单》。借助同城化发展之机,通过释放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城市协同发展的政企需求,提振产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社会稳定发展,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 。

  本次《机会清单》聚焦“稳增长促发展”,联动成德眉资四城发布了涉及功能区建设、产业发展、城市治理等领域的需求信息526条,其中,成都269条、德阳169条、眉山48条、资阳40条。


  三大“融合”  推动清单落地见实效


  据了解,本次《机会清单》是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背景下,由成德眉资四个城市联合发布,通过发展战略、资源需求以及传播形式方面的“三个融合”,进一步提升清单体验、增强清单效能、助推清单落地。

  一方面,成都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主角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经济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此次联合德眉资三地发布《机会清单》,不仅为区域经济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更是新形势下同心谋发展、聚力抓落实,下好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先手棋、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具体举措。

  通过《机会清单》跨区域整合释放四城发展需求,有利于促进成德眉资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推进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同心同向、分工协作、共建共享,共同做大主干、做强极核,加快恢复经济社会正常秩序,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机会清单》也将有利于推动公共资源和发展需求“匹配融合”。面对疫情形势的积极变化,多数地区已由应急防控状态逐步转入了统筹兼顾科学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重新激活了政府、企业发展需求和市场活力。

  《机会清单》以场景化思维集中释放了成德眉资四城的发展机遇,有效打通供需回路,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为特殊时期建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联防联控机制、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供应链畅通循环提供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此次四城联合发布《机会清单》,还创新采用了线上线下“交互融合”的发布方式。具体而言,利用高清视频直播技术召开面向云端嘉宾的新闻发布会,并在今日头条、新浪微博、每经APP等全国性主流新闻资讯平台同步直播、实时互动;此外,还联合新潮传媒,利用重点城市高端写字楼电梯智慧屏对《机会清单》相关内容进行数字化线上一键式投放,构建多元流量入口全方位扩大传播、推广覆盖面。


  给市场给机会精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受到疫情冲击,不少企业在建项目停滞,复工复产困难,订单交付难度加大,经营成本负担加重,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但疫情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必须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既要深刻分析一些传统企业、行业遭受冲击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要看到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的强大成长潜力。要变压力为动力,在此次疫情大考中把握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契机。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健康监测、网格管理等带来的特殊约束和限制催生了大量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应用场景,加速了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同时也推动了新经济从抽象概念落地成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现实情景体验。

  为此,成都已相继发布了两批次疫情防控相关的城市机会清单,集聚新经济力量提供了适用于疫情防控各类场景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释放了政府和企业为应对疫情变化而产生的新增需求,在特殊时期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搭建了精准有效的供需对接平台。

  据了解,两批清单发布后,成都全市新经济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认可,不仅为疫情期间生产生活、社会治理各个方面提供了优质产品和服务,更为受疫情冲击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拓展市场的机会,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

  围绕供需精准匹配,成都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新经济委等各市级部门和区(市)县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着力提升清单落地实效。

  通过两批清单的发布和对接,体温监测系统、无人机、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和服务,已在产业园区、办公楼宇、医院车站等场所投入规模化使用,为市民提供了便利、优质的感知体验。比如,成都移动的5G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已应用于天府软件园、成华区第六医院、成都汽车客运总站等多类场所,实现安全高效的大流量体温监测等。

  同时,物流运输、生活消费、辅助防疫等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也正在加快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其中一个例子,是成都源本生鲜依托农副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平台为市民提供新鲜食材无接触配送服务,已在全国39个城市落地;而乐为科技研发的智能外呼系统协助政府开展疫情排查工作,呼叫规模已超230万次。

  《成德眉资同城化城市机会清单(一)》完整信息详见:http://www.nbd.com.cn/corp/20200224yiqing/index.html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查询!

111.png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