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1-11-10 08:30:22
责任编辑:任枫枫
37分钟,一顿饭的工夫,张女士搭上动车,便从眉山到了成都,回到公司开月度总结会。
“往返成眉的动车非常多,速度又快,几乎每个时间段都有,非常方便我们通勤一族。”张女士工作地点在眉山,公司却在成都,每个月都要回公司一两次,开会或处理工作。张女士的男朋友在成都上班,周末时,两人会互相到对方所在地玩耍。“很方便,30多分钟就到了,有急事当天来回都没问题。”
让工作更加便捷,异地不再“异地”,这是成眉同城化发展带给两地居民最直观的体验。自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推进成眉同城化突破”后,眉山抓住机遇,坚定不移融入成都。近年来,成眉两地在交通、医疗、教育、行政服务等方面加快突破。尤其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之下,成眉两地联系越来越紧密,成眉同城化发展渐入佳境。
基础同网
动车“公交化” 条条大路通成都
每天清晨6点10分,T50首班车便从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新店村准时发出,目的地是成都兴隆湖畔的天汉路站。2018年,全省首条跨市城市公交车——T50正式开通,连接起成都科学城和眉山天府新区,全程共设14个站,平均6-8分钟便有一班车。今年8月25日,T50还开行了20点至22点的夜间班次。
家住视高街道花园社区的居民李宏霞是这趟跨市公交的常客,她说:“每个周末,我都会去成都帮儿子照顾孩子,周一又返回,只需带一张天府通卡便可,非常方便。”自2019年开始,两地公交实现“一卡通刷、优惠互享”,出行变得越发便捷。
2020年年初,成眉两地又新开行了“彭山—黄龙溪”“彭山—新津”两条跨市公交线路,均直接接入成都地铁站,实现无缝换乘。
T50行驶在宽阔的天府大道上,视高路口站有两个巨大的路标“成都天府新区欢迎您”“眉山天府新区欢迎您”引人注目,但放眼四周,路与景无缝融合,很难直接感知,这里就是成眉的“零公里”处。
没有“交界”感,是成眉交通同城化的努力方向和重要目标。以公交同城化为例,自T50开通以来,成眉间目前已有4条城际公交线路,只需2元钱,眉山市民便可直接“刹拢”成都。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眉山全力推进交通基础同城发展,全面融入成都轨道网、城市干道网、公铁空枢纽网。数据显示,近年来,成眉两地交通发生了巨变,高速路网密度已是全省的3.3倍,已经迈入“双高双港”时代,成眉两地已形成“5高3轨12快”20条同城大通道。
而在交通公交化运营方面,成眉动车公交化持续推进,开行列车数量从57列次/日增加到83列次/日;成德眉资四市城区已全面实现天府通“一卡通刷”及优惠互享。
与此同时,成眉间的“断头路”也在不断打通。截至目前,剑南岷东大道、三岔湖环湖路已经贯通,丹蒲快速通道建设项目2公里市政段已开放交通,4条城际快速通道——益州大道南延线、梓州大道南延线、通江大道、滨江大道东线北段正在紧张建设中。
产业同链
形成上下游产业链 共筑经济生态圈
走进位于眉山天府新区的四川阿格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生产车间,精密生产线上正生产出晶莹剔透的有机发光材料。
“这些材料正是我们的核心产品,主要为下游的京东方、维信诺、信利等OLED面板企业提供配套支持。”项目负责人一边查看着生产线作业,一边表示,这些新材料将广泛应用于手机全面屏、电视屏、曲面屏等市场,可为国内OLED面板企业提供25%以上的OLED材料供应,改善国产自供关键材料市场份额仅5%的现状。
与成都京东方B7产品线协同配合,阿格瑞OLED新材料建设项目形成一条以成眉为连接线的电子信息中上游产业链,这是目前阿格瑞入驻带给上下游企业最大的“安全感”。有机发光材料是影响OLED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阿格瑞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可突破国外专利壁垒,为国内显示器面板生产线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缓解OLED材料易被国外厂家‘卡脖子’的窘况。”该负责人说,除了产品市场,阿格瑞同样看中的还有成都的人才市场,“目前,我们很多研发、管理人才都来自成眉地区,未来也希望同城化的发展能为我们输入更多高校人才。”
阿格瑞并不是个例。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眉山逐步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型显示、机械装备零配件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竞争力。在围绕产业配套、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等发展需求上,成眉两地企业、园区之间协同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成眉两地产品配套企业已超130户,56个成眉合作工业项目总投资达362亿元。
“得益于成眉联动快速发展红利,5年间,我们的订单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陈龙深有感触地说。
受益于成眉同城发展的良好势头,类似中建钢构的事例还有很多。成眉通过共筑产业链、织牢生态圈,将实现区域制造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建成成都都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区块。
当前,成眉两地正探索“投入共担、运营共管、利益共享”机制,推进成眉20平方公里高新技术转化实验合作基地起步区建设,协同共建成眉乐光伏产业带、成绵眉新型显示等产业集群。
服务同城
眉山有了“985” 成都顶级教育医疗资源流入眉山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成眉同城化过程中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不断发生:
2020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正式揭牌,标志着成眉两地联手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构建省市县(区)三级医疗联合体取得实质进展,标志着成眉服务同城实现重大突破。
今年3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眉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开诊。成眉医疗同城、品质同城再次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5月8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眉山医院正式开诊,成都、眉山校地深度合作,不断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
医疗之外,眉山市民关注的教育领域,也迎来成都多所“重量级”学校。
今年年初,四川大学眉山校区落户眉山市岷东新区,东坡故里迎来首座一流高校。今后,四川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成教、网络)、四川大学华西青羊校区将搬迁至眉山,并新建四川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预计2023年9月,学校将对外招生,师生规模预计约2万人。
市教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除四川大学眉山校区落户外,我市眉山中学、仁寿一中南校区、彭山一中分别与成都名校石室中学(成都四中)、成都七中和成都树德中学(成都九中)达成了合作协议,进行联合办学。
此外,2020年以来,我市与成德资联合印发《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工作方案》,全面梳理政务服务“跨市通办”事项,共同印发了无差别受理55项清单。围绕教育、卫建、社保医保等7个方面,成眉先后签订20个合作协议。
截至目前,成眉两地已全面完成人社手机APP社保卡异地申领、异地激活应用部署,实现成德眉资社保无障碍转移、劳动能力鉴定的医学检查报告互认,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已与德、资实现互认,成德眉资四地户籍居民还可以在居住地办理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
更为宏大的成眉同城化发展战略正在实施。“今年,全市还谋划形成了眉山市同城发展2021年度重点项目事项162条、十件大事、十件民生行动,建立了全市同城工作台账。”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眉山正面临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而要抓住这个机遇,最重要的是要下好成眉同城化发展这个“先手棋”,进一步推动成眉深度融合,加快实现成眉同城。
眉山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幸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