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1-11-10 08:20:46
责任编辑:任枫枫
作为四川最年轻的地级市,建区设市以来,眉山始终坚持“融入成都”不动摇,从“错位发展”到“一体发展”,再到“同城发展”,实现了成眉合作起步早、发展快、成效好的态势。
而对不少眉山人来说,成眉同城,不是大而悬的概念,而是身边可观可感的现实,是获得感与幸福感的体现。公交同城、产业同链、生活同质……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越来越多的“圈”中人在成眉同城化发展过程中享受到发展的红利,他们随着城市融合的脉动,将理想照进了现实。
距离更近
成眉构建“半小时交通圈”
11月3日,S101路公交车驾驶员刘军在交班时忍不住感慨地对同事说:“现在的路是越来越好开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是越来越近了。”
今年1月10日,彭山北站到黄龙溪客运站的公交S101路开通后,刘军担任了该线路的驾驶员。一趟24公里的路程、60分钟的时间,刘军平均每天要跑9趟左右,日均载客量达2600多人次。“大多是异地上学上班的,大家都在感叹现在的交通越来越便利,乘坐公交车也越来越方便,2块钱就可以到成都了。”刘军说。
彭山人梁放是公交S101路的常客,工作在成都、生活在彭山的他常常周一清晨从彭山出发,有时也会选择乘坐高铁。“成眉之间往返很方便,有急事的话,当天来回不成问题。”梁放说。
2019年12月,岷东大道彭山段全线完成交工验收,道路北接剑南大道,南连青神乐山,周边串起黄龙溪、彭祖山、江口古镇等景点,成为成眉两地客货运输的核心交通干线。
“彭山经开区的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谢家的猕猴桃、观音的葡萄、黄丰的柑橘主要从这条道路运往成都,来往于黄龙溪景区、彭祖山景区的旅客,也更加感受到了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的便捷和舒适。”彭山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岷东大道彭山段分眉彭段、九龙山隧道、成彭段,路线全长25.26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六车道或四车道。路线终点位于彭山区—双流区界,原本是一条成眉断头路,经两地共同努力贯通后与剑南大道顺连,实现了成眉两地无缝对接,对彭山更好地融入成都、发挥成眉同城发展“桥头堡”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目前,乐山市也启动了剑南岷东大道向乐山市延伸规划设计工作。届时,剑南岷东大道将成为成都、眉山、乐山三市的重要交通纽带,将对成眉乐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成眉同城,交通先行。数据显示,在1小时通勤范围的眉山与成都之间,人口通勤数在工作日约为12.3万,周末达到了19.7万。这也表明,工作或居住在成眉两地的“候鸟族”越来越多。他们最期待的,便是成德眉资之间可以快线直达。
成德眉资同城化中,高效联通的现代交通圈让“候鸟们”的心愿照进现实。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眉山全力推进交通基础同城发展,全面融入成都轨道网、城市干道网、公铁空枢纽网。数据显示,近年来,成眉两地交通发生了巨变,高速路网密度已是全省的3.3倍,已经迈入“双高双港”时代;成眉间开行的动车已增加至83列,跨市域公交线路也已开通4条。两地已形成“5高3轨12快”20条同城大通道。
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打造成都都市圈交通次枢纽奋力建设交通强市的实施意见》,对眉山交通强市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提出要加快实施“155”工程,实现全域布局航空、轨道、高快速路等多方式、多通道、高等级的交通网络,形成3个“半小时”交通圈(成眉半小时通勤圈、市际半小时通达圈、市域半小时通行圈)。
发展更优
产业聚合协同分工
近日早上9点,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简称“国为制药”)总经理张煜辉准时在位于眉山经济开发区的公司会议室主持会议。国为制药总部和研发基地在成都、生产基地在眉山,对张煜辉来说,成都、眉山“两头跑”是家常便饭。“从成都总部到眉山基地,也就1小时左右,很方便!”张煜辉说。
张煜辉还记得,刚来眉山时的场景。在考察成都周边地区后,国为制药决定:成为眉山经开区“西部药谷”的第一家入驻企业,投资眉山。
选择眉山的理由,张煜辉总结为五个:区位、政策、服务、积聚、人才。
一是离成都总部近,交通便利。二是有配套政策支持,企业成本低支出少。三是园区有专业团队服务,企业可以安心搞研发生产。四是医药产业积聚,不仅有完善的产业链,还有相关配套。五是高端人才相对好找。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很正确。”张煜辉说,2019年,用地仅60亩的国为制药上半年实现产值5.88亿元,上缴税金6049.64万元,成为眉山首家亩均税收贡献“破百万”的企业。
张煜辉也明显感到,入驻西部药谷的医药企业不断增多。
2019年,西部药谷引进了鲁徽制药,投资方是来自成都的四川诺唯德制药有限公司,企业在眉山投资6亿元,建设肿瘤新药及仿制药生产基地。
2021年,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也在眉山投建了两期生产基地。
10年间,眉山的医药产业体系及空间布局已基本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医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品种类逐渐丰富,产品创新体系也基本完善。
基于眉山西部药谷的产业基础,以及成眉两地在医药健康领域合作的沉淀,2020年12月29日,成都市武侯区与眉山市东坡区正式缔结为友好区,双方提出在行政审批、商务博览、大健康产业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深化成眉同城化发展。
从产业生态圈构建的角度来看,“友好区”缔结得十分精准。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的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拥有生物医药方面的科研、金融、人才等优势,东坡区则正在形成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物流及配套等全过程服务。
“我们正在与武侯区试点‘总部+基地’招商合作,希望形成‘研发在成都、生产在眉山’的分工格局。”东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次考察、协商,今年5月,武侯区与东坡区就“飞地园区”合作协议初步达成一致,共同打造“成眉同城大健康产业先行示范园”。
企业“两地栖息”,便是地区之间产业集群走向协同分工的最好佐证。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眉山积极推进产业同城,坚持链条共强、集群共育、体系共建。
通威太阳能电池项目便是其中的典型。39年前,通威集团从东坡区永寿镇出发,走向全球。2019年,通威集团带着通威太阳能电池项目落户眉山甘眉工业园区,回归故里。整个项目从双方开始接治到敲定投资仅36天、正式签约仅50天、正式开工仅110天,创造了项目投资新的“通威速度”“甘眉速度”。
如今,该项目一期、二期15GW生产线已经投产,标志着四川省“成眉乐光伏产业经济带”发展格局已基本成型。未来,眉山将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高端制造的新高地,将在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史上镌刻下清晰的“眉山坐标”。
生活更美
同城发展回应民生
“同样的专家,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预约要好几天,还不一定有号,而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约到。”不久前,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眉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市民刘丽拿着检验报告等候在华西专家特需诊疗区。
在家门口挂一个华西专家号,正是成德眉资医疗同城化发展的成果之一。
2019年12月,搭乘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快车”,我市与成都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服务共享,引进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正式领办眉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将优质医疗资源带到了眉山。
“每周一至周六,华西专家都会在医院常态化坐诊,专家类别涵盖了妇科、产科、产前诊断、遗传咨询、生殖内分泌科、儿科、儿保科、新生儿科等专业。”川大华西二院眉山妇女儿童医院工作人员刘思文介绍,“此外,华西专家还将常态化到眉山查房、手术、指导学科建设,让眉山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华西服务’。”
一个月之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又正式领办眉山市人民医院,华西专家徐明清被任命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宋锦平、马宇被任命为副院长。同时,川大华西医院派出9位专家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规划引领相应学科发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借鉴华西先进的运营管理、医疗和绩效管理等模式,不仅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向华西医院靠近,更借鉴华西医院大部制管理模式,整合优化了科室职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川大华西医院领办一年半时间来,其科室专家、学科主任已多次在眉山授课、开展学术讲座、培训医护人员以及门诊坐诊,华西专家团队还完成高质量手术近百台次……真正让眉山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华西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之下,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逐渐增多。今年3月31日,全新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眉山市妇女儿童医院门诊正式开诊。5月8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眉山医院授牌开诊……不仅惠及眉山市民,同时辐射周边的雅安、乐山、内江、资阳等市州。
以民生为导向,眉山加速在公共服务方面率先突破。
与成德资联合印发《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工作方案》,全面梳理政务服务“跨市通办”事项,100个政务事项“同城化无差别”受理。
截至目前,我市眉山中学、仁寿一中南校区、彭山一中分别与成都名校石室中学(成都四中)、成都七中和成都树德中学(成都九中)达成了合作协议,全市实现了成眉户籍迁移业务一站式办理,推进了成眉医保、养老保险等同城结算,让成眉两地居民能共享均等的公共服务。
“我一直想在成都给父母买一套房,但我的公积金是在眉山缴存的,以前不能异地使用,还贷压力很大。相关政策出来后,我在眉山缴存的公积金能偿还成都的房贷了,这给了我很大的便利。”付女士是我市某事业单位普通员工,购房的事一直让她很纠结,“现在,房子的事解决了,我也能更安心地在眉山上班了。”
自2019年7月中旬开始,我市公积金缴存职工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内(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资阳七个城市)申请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偿还住房贷款。类似这样的举措,让像付女士一样的眉山人,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与幸福。
眉山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幸 文/图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