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日报
更新时间:2023-02-10 07:48:18
责任编辑:雷尧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
进入2023年以来,眉山城市新中心建设大干快上、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古城保护步伐不断加快……眉州大地上,早已吹响了城市提能升级改造的一季度冲刺号角。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眉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曾经以公路交通为主,发展到如今公路、高铁、地铁、航运等全面开花,四通八达;从曾经老旧、脏乱的小区环境,到如今高楼林立、错落有致;从曾经缺景少灯,到如今步步是美景,处处皆花园……眉山这座城市在不断的提能升级改造中悄然“破茧成蝶”,不断向着宜居宜业宜游的韧性智慧城市迈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当前,城市新中心正围绕市委“服务业提升年”部署,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招引妇幼、金融、文旅等项目,致力于打造优质服务业和楼宇经济集聚区,重点计划完成投资25亿元。
2021年11月,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在东坡、彭山融合区域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新中心”,进一步推动东彭融合发展、提升城市能级。
目前,城市新中心已启动太和公园(含城市艺术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儿童医院)、太和老镇历史文化街区、18条市政道路、智慧停车场等5大重点项目建设,2022年已完成投资30亿元。
依托省儿童医院,打造妇幼医疗健康产业;启动金融中心、总部基地建设,引导市内金融机构迁入城市新中心;围绕太和老镇7月开街运营,引入优质业态,打造活力街区;启动太和公园南侧商业街区开发建设,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商业……
进入城镇化“下半场”,城市新中心如火如荼建设的同时,老城区的有机更新改造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我市按照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心态“五态融合”总体思路,对17.7平方公里老城区进行更新改造,随着一批市政道路、管网、绿道等陆续建成,有力推动了城市功能优化、运行安全、交通顺畅、生态优美、环境提升。
为了展现文化气息,更好地保留城市记忆,我市在城市更新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文化和城市记忆留存,通过加强片区整体设计规划、重点点位和雕塑小品等方面的打造,提升了建筑和公共空间品质,力争做到“做一片、成一片、亮一片、叫好一片”。
城市更新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城市活力、延续城市生命力,这份活力与生命力除了体现在靓丽“外貌”上,更在于文化和历史的积淀。
城市更新和建筑遗产保护从来不是矛盾体,我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成立了“眉山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指挥部”,先后增设了眉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科和历史文化名城技术服务科,明确名城保护“两科一中心”机构职能职责,坚持推动建设项目文化遗产保护优先和用地考古前置,出台《眉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眉山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将各级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纳入法制化保护轨道。
目前,我市已陆续启动太和老镇、太平古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短松冈文化旅游景点、江口汉崖墓提升、眉州古城墙本体修复和考古勘探等重点项目,推进完成大量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基础性工作,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筹备与申请阶段”任务,正在推进第二阶段“实施与评估阶段”任务。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文君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