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军(右)在给包启文老人讲订单的情况。
眉山网记者 李幸 文/图
关键词 领头人
在彭山区义和乡岐山村,“第一书记”徐军是一个很“潮”的人,他利用微信、电商等平台,帮助村民卖土鸡。“头一次知道东西还可以这样卖。”村民郑永奎说。
在岐山村村民心中,“徐军这个年轻人有想法。”他为村里完善了基础设施,拓展了村里特产的销售途径,让大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第一书记”讲实干
推广特产添设施
今年37岁的徐军是彭山区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去年7月,他成为了岐山村的“第一书记”。
来到村里的第一个月,徐军带着媒体记者来到岐山,对当地米枣、柑橘特色产业进行航拍,并融入天宫辣椒、猕猴桃、双凤湖养老养生项目等当地特色元素,推动米枣销售迅速升温。
在发现村里没有像样的垃圾车、垃圾桶时,他找到相关部门,为村里添置了两辆垃圾车、两个垃圾桶。
43岁的陈利民是村里的会计,也是土生土长的岐山人,他说:“徐书记来了就没休息过,这2个月我们轮流骑摩托带他跑,把村里各个角落都跑遍了,真是个实实在在干事的好干部。”
微信圈推“私人定制”
订单养殖打开市场
经过走访,徐军发现岐山村经济发展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但受市场波动影响,收入很不稳定。静下心来,他开始思考,岐山村虽然偏远,但生态好,贫困户虽然没有资金,但有养猪养鸡的场地,非常适合进行订单养殖。
“先从土鸡做起,慢慢推广岐山村的特产。”于是,徐军开始利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宣传当地的土鸡,果真吸引了不少人前去订单养殖。经过前期推广,村民们尝到了订单养殖的好处,对这位“第一书记”也更有信心,纷纷表示要大干一番。
如今,通过推广宣传,岐山村得到了一家生态养猪企业的关注,这家企业准备提供猪种和技术支持,由当地村民提供场地和人力,猪肉销售、市场风险由企业承担,村民按劳获得工资收入。“把这个事情谈成了,岐山村的贫困户就可以有稳定的收入了。”徐军说。
而在今年年初,徐军还与一家电商企业达成合作,全年销售1000只土鸡,约定价格比同期市场价高6—10元。同时,跟另一家公司签下了包销米枣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