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眉山学雷锋志愿服务圆梦“微心愿”活动综述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5-12 09:39:55      

责任编辑:


圆梦“微心愿” 点亮新希望
 
——我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圆梦“微心愿”活动综述
 
眉山网记者 古良驹 文/图
 
核心提示
 
自3月开始,我市上下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圆梦“微心愿”活动热潮。市文明办牵头,将老弱残幼困难群体的需求制成心愿卡,通过志愿者现场、微信和电话认领的方式,让志愿服务组织、爱心人士捐助爱心。直观、便捷、新颖的爱心通道和关爱形式,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
 
活动中,各界爱心力量积极响应,纷纷伸出友爱之手。省优秀志愿者胡建设在认领“微心愿”当天,就前往孤寡老人李素明家中为其完成打理头发的心愿,让老人感动不已。眉山爱心之友工作团、助困关爱老兵群、彭山爱心连线等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其中,引燃了一波又一波的爱心热潮。
 
截至目前,全市推出的115个微心愿被全部认领对接完成。圆梦“微心愿”活动引导各界爱心力量精准对接困难群众实际需求,积小善为大爱,有效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故事
 
一个心愿
 
让一个家重燃希望
 
5月10日清晨,在彭山区义和镇悦园村,小雨骑上新自行车去上学。此前,小雨的愿望——“一辆自行车、一支钢笔、一盏台灯”在志愿服务圆梦“微心愿”活动中推出后,立即被爱心人士认领,随后,自行车、钢笔、台灯及时送到了她手上。
 
“微心愿”活动不仅让小雨圆了愿望,也使她受到更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爱心让这个连遭挫折的家庭从悲苦中走出,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10年间,小雨一家接连遭受沉重打击:小雨的爷爷奶奶相继患上肺癌,在花费了昂贵的治疗费用后离世,留下一大笔债务;“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刘家的房屋受损成为危房,在政府的协助下重修房屋,再次欠下债务;接着,小雨的脊柱发生严重弯曲,影响到内脏,经医生诊断,不做手术会有生命危险,治疗费要10-15万元,对一个饱受打击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小雨需要一辆自行车,因为脊柱严重弯曲的她,长时间走路会非常累;需要一盏台灯,因为家中困难,晚上她只能在昏黄的灯光下学习,十分不便;需要一支钢笔,因为要练好字,写信感谢帮助过她的人们。
 
“小雨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孩子,她从没有因为身体的缺陷而要求更多的关照。她总是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成绩中等偏上,团结同学,和大家关系融洽。”小雨的班主任老师万彭说。
 
“小雨的父母从没有因为贫困来学校寻求帮助。学校后来了解到她家的情况,才陆续完善了帮扶措施。小雨的事迹被全校熟知后,被师生们广为传颂、引为正面教材——小雨能做的事情,你为什么不能做?”小雨所在学校的校长杨伟说。
 
通过“微心愿”活动,小雨的情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除了她的小小心愿被完成外,很多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源源不断将爱心汇集到她的家庭,原本无望的脊柱手术,有了希望。
 
“在大家的帮助下,小雨的治疗费用被分成两部分,首期8-9万就能启动治疗。这两年我们在政府的引导下栽种猕猴桃,有一两万元的结余,加上大家的帮助,凑齐第一轮费用,终于有了一点希望。”小雨的妈妈满怀希冀。
 
5月10日,邮政电商平台的工作人员上门,帮小雨的妈妈开设网上小店。原来,有关部门根据小雨家的实际,联系了电商平台工作人员,帮助小雨的妈妈投身电子商务,将本地的猕猴桃、柑橘卖到全国去,增加收入,提高家庭“造血”功能,以解决家庭贫困。
 
“小雨一家正在朝摆脱困境的方向发展。美好的未来,对他们而言不再遥远。”悦园村妇女主任干树芳说。


小雨的愿望实现了:有了一辆自行车。
 
行动
 
爱心圆梦
 
小活动掀起大热潮
 
东坡区
 
贫困老人家中的灯亮了
 
3月24日,在贫困老人甯国清家,久久不亮的照明灯被电工肖红燕点亮。甯国清独居在东坡区苏祠街道大东街新民里36号院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房子中,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
 
由于线路问题,老人卧室里的灯已经许久没有亮过。在活动主办方收集心愿时,老人说,希望家中的电灯能够亮起来。
 
肖红燕利用休息时间,来到甯国清家中,不仅更换了插座,还检修了电路。看到家中的灯亮起来了,老人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我留下了电话,老人如果在用电方面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联系到我。”肖红燕说。


为独居老人点亮照明灯。
 
彭山区
 
圆梦残疾群众“微心愿”
 
“谢谢你们这群好心人,要是没有政府和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彭山区锦江乡残疾群众毛奇的妻子冯双丽接过志愿者送来的慰问金时感动地说。
 
3月12日,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眉山爱心之友工作团30余名志愿者,前往毛奇家中,为他们送去电视机、慰问金和生活用品。
 
据悉,毛奇一家五口人,有4人是残疾人。毛奇的儿子髋关节脱位,已花了10多万元的手术费,还得再动几次手术,才可能正常行走。他们居住的房子是政府帮助修的,家具是好心人捐助的,冯双丽说,一家人生活到现在,全靠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
 

毛奇一家高兴地观看电视节目。
 
仁寿县
 
孤儿小瑞有了新书包
 
3月11日,受爱心人士郭健康委托市文明办志愿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将一个崭新的书包和一些文具送到仁寿县文林镇某小学学生小瑞的手中。
 
小瑞5岁多时,妈妈因病去世;6岁多时,爸爸也不幸身亡;去年,24岁的哥哥也生病去世,她只能随大姑一起生活。小瑞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长大后想当一名老师,她希望拥有一个新书包和一些新文具。
 
小瑞接到礼物后非常开心,得知爱心叔叔因事不能前来,便在卡片上写下感激的话,并致电“郭叔叔”表示感谢。
 
郭健康表示,将继续关注小瑞的成长,为她提供更多的帮助。
 

给小瑞送去新书包。
 
洪雅县
 
留守孩子有了课外书
 
洪雅县汉王乡李山村的小玲4岁时母亲去世,和父亲相依为命。她作文写得不好,老师让她多读课外书。因家里太困难了,懂事的她一直没有向父亲开过口。3月25日,市求助站的志愿者把课外书送到她手里,让她惊喜不已。
 
“这本是《老人与海》,这本是《小王子》……”接过志愿者送来的课外书,12岁的小玲高兴地立刻翻阅起来。
 
“我没读过书,希望女儿能多读书。”看到志愿者和女儿分享阅读感受,小玲的父亲眼眶有些湿润。他说,自己肢体三级残疾,不能外出打工,只能靠种地维持生活,“感谢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一定好好教育女儿,让她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随后,志愿者们又分别前往中山乡前锋村和三宝镇保坪村,为留守孩子们送上新书包和衣物、鞋子及课外书等礼物。


新衣新鞋送孩子。
 
丹棱县
 
小豪收到了新衣新鞋
 
3月18日,在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放学回家的小豪一进门就收到爱心人士姚女士送来的心愿礼物。他激动不已地说:“谢谢姚阿姨,你送给我的新鞋子、新衣服我都好喜欢!”
 
小豪今年10岁,母亲、爷爷、奶奶均已过世,父亲长年在外打工,他只得随幺爷一起生活。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身新衣服和一双新鞋子。
 
姚女士不仅为小豪准备了全套的新衣裤、鞋子,还给他送去课外书,鼓励他要认真学习、多写日记,做一个听话懂事、勤奋好学的好孩子。


姚女士鼓励小豪要认真学习。
 
青神县
 
4户困难群众喜收礼物
 
3月15日,市志愿服务圆梦“微心愿”活动走进青神,市文明办志愿者服务中心爱心人士捐赠的“微心愿礼物”送到该县4户困难群众手中。
 
当天,市、县文明办志愿者先后为青城镇智力残疾的孤寡老人覃绍全、身患重症的彭良、从小失去父母的残疾人士黄河瑶以及河坝子乡听力残疾儿童小杰送去衣服、鞋子、课外书等“心愿礼物”,让他们感动不已。


关爱智障老人。
 
采访札记
 
你我携手 点亮愿望点燃希望
 
点点小心愿,汇聚大民生。志愿服务圆梦“微心愿”活动,将群众心愿进行汇总梳理,对他们集中反映的困难,靠单个志愿者力量难以完成的,社会人士、有关部门共同出面共同解决。
 
点亮“微心愿”,搭起“连心桥”。一台想了很久的点读机、一部渴望已久的空调扇、一个漂亮的新书包……活动中,困难群众说出一个个微心愿,志愿者们积极行动,争当“圆梦使者”。有的主动联络相关部门跑项目,争取资金为群众办实事;有的捐献工资资助困难学生;有的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上门服务……
 
点亮贫困群众一个个小愿望,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大信心,让他们重燃生活希望,增加造血功能,找到脱贫脱困方法。
 
一个小小心愿的实现,可谓一次小小的扶贫探索,一百多个心愿对应的一百多个家庭,直接受益于此次活动。在我市精准扶贫的大潮中,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来认领“微心愿”,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