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潘建勇 眉山网记者 辜嘉伟 苟丽佳 文/图

干净整洁的汪洋大道。
为进一步巩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镇创建成果、有效提升场镇形象,改变“治理—反弹—再治理”等不良局面,连日来,仁寿县汪洋镇党委、政府按照“卫生治理日常化、秩序管理常态化”的要求,初步建立了一套长效的管理机制:农村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市场化运作机制和环境治理长效工作机制。
“垃圾承包制”——走出一条环境治理新路子
为了破解农村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的难题,真正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汪洋镇在多次到外地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直面问题,大胆创新,以村民自治为基础,召开村民代表议事会,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将农村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打包”,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公开竞标。
据了解,目前汪洋镇已有20个村都采取了公开竞标的形式来确定垃圾收集和常态保洁承包人,相对于传统的“大包大揽”卫生保洁模式,承包模式将农村环卫作业“打包”推向市场,走出了一条“作业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农村垃圾治理新路子。
“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场镇干净整洁
“为进一步探索新的长效工作机制,汪洋镇党委、政府将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相关部门还将不定期对辖区的日常卫生保洁、街道内的摊点、车辆停放等日常规范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汪洋镇党委书记谭勇介绍说。
新的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制度将纳入了街道居民自我管理内容,此外,各村(社区)制订了对居民住户、街道门面的卫生检查评比制度,镇政府制订了对各单位、各村的卫生检查评比考核细则,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
据悉,汪洋镇党委、政府目前已经建立了宣传机制、 监管机制、“门前三包”责任制、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和督查制、目标考核和问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