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唐稚明:筑梦川剧艺术60年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9-18 09:40:19      

责任编辑:


唐稚明正专心创作剧本。
 

唐稚明亲自上台指导排练。
 

唐稚明到苏南小学给孩子们讲传统艺术教育。
 

唐稚明(右二)出演小品《永不退休》。
 
眉山网记者 熊莉 文/图
 
【人物简介】
 
姓名:唐稚明
 
职业及职务:
 
从事川剧艺术编、导、演工作
 
川剧艺术家
 
眉山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东坡区心连心艺术团副团长
 
系省剧协会员,东坡区文联副主席、东坡区剧协主席。
 
年龄:70岁
 
他是一位川剧艺术家,所演剧目两次获得省级金奖,导演节目5次获得省级大奖。编创大、小剧目30多个,获得国家级大奖一次,省“五个一工程奖”一次,省群星奖一次,省级大奖七次。荣誉来之不易,他深知要写出群众喜爱的剧本,就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川剧的魅力,让他乐此不疲甘愿奉献,川剧团成了他的另一个家。
 
酷爱川剧
 
从小潜心学艺
 
推开斑驳的大门,走进东坡区老川剧团,这里光线昏暗,偌大的舞台上几个人在上面排练着,一颦一笑,一步一抬手,台下总坐着一位老人,一边看剧本,一边指指点点。
 
“手抬高一点。”“嗓子再放开一点。”情到浓时,他干脆上台亲自示范表演。他叫唐稚明,是这个剧团的副团长,已70岁的他仍在川剧艺术的舞台上创作剧本,执导舞台演出。
 
唐稚明出生梨园之家,从记事起就喜欢模仿大人的唱段。那时,川剧还非常火,大人抢票,孩子翻墙,台上叮咚锵,台下巴巴掌,热闹极了。
 
1952年,正在读小学的唐稚明白天读书,晚上就看戏,还主动向父亲表明想学川剧,父亲答应了。那一年唐稚明10岁,正式进入眉山川剧团,拜师学艺。
 
小小年纪的唐稚明每天早晨5点准时起床,到东门外的河坝去吊嗓子,练一个小时后又回剧团练习基本功,下腰、压腿、练手把、练身段等等,疼得直哭也要坚持。
 
第一次登台,可以说让唐稚明终生难忘。还是个孩子的唐稚明饰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的书童“四九”,这在娃娃生中算一个比较重的角色,唐稚明非常紧张,手足无措,居然忘词了。“呸——”、“霉娃儿!”台下哄堂大笑,此后唐稚明一连三天不敢出剧院大门。
 
随着饰演角色的增多,唐稚明发现有些剧本看不懂。于是,他用存了一个月的钱买了一本《辞源》和一支钢笔,不认识的字就查《辞源》或请教老师。
 
进剧团3年后,唐稚明作为苗子被送到乐山市第一届演员训练班去系统学习,他的文化艺术造诣得到质的飞跃,17岁就担任主演,饰演了“焦裕禄”等优秀角色,22岁就当上了眉山川剧团业务副团长。
 
直面困境
 
创新表演形式
 
眉山川剧不景气的时候,演员们曾有一年零七个月没有领工资。演员们生活穷困,剧团也开始四分五裂,业务骨干纷纷外出打工、经商,唐稚明也被迫外出务工挣钱。
 
但四个月后,唐稚明回来了,他实在丢不下剧团,他思考着如何才能让剧团活下去?他鼓励大家走出剧院外出演出。
 
新形势下,那种大型的舞台剧已经无法吸引观众的眼球了,而且众多大型的舞台道具开支大,灵活性差。于是,唐稚明勤于思考,着手从小型和多样化创新表演形式。2009年,他根据眉山抗震救灾故事创作了戏剧小品《东坡儿女情》,得到很大的认可,尝到甜头的唐稚明抓住社会热门“拆迁”,创作了《大家小家》戏剧小品。
 
唐稚明一改以往川剧的大型舞台剧,创作了一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小品剧和小川剧,弘扬新时代正能量,用艺术的方式传达政府精神,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他说:“艺术创作也要与时俱进,观众的认可才是艺术存在的价值”。
 
“退而不休”
 
心念剧团未来
 
眉山川剧艺术团团长卫能翔介绍,如今演员从单一的戏剧表演走向了综合表演之路,丰富多彩的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小川剧、小品、歌舞情景剧、谐剧、快板等语言类节目异军突起,唐稚明的创新、创作和坚守功不可没。
 
当年,和唐稚明一起拜师学艺的师兄师弟都已功成名就,而唐稚明却对此看得很淡,他说:“我从小在眉山川剧团学艺,是眉山培养了我,老师们一手一脚把我培养出来。我要留下来是要传承川剧艺术。”
 
在唐稚明的心里,眉山川剧团就像一个家。小时候,师父们教他学艺,照顾他,师父们老了,他就主动留下来,扛起大旗,照顾老小。曾有几次,其他地方的剧团用高薪“挖”他也没有成功。
 
如今,他70岁了,干起工作来仍像个“拼命三郎”。无论去表演的地方多远,天气多恶劣,唐稚明总会跟剧团一起。他常说:“要写出群众喜爱的剧本,就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跟大家一起下乡就是了解生活的好途径”。
 
在唐稚明的心里,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并为之付出。”当下,川剧不景气,眉山川剧团面临诸多难题,唐稚明退而不休,仍然心忧着眉山川剧艺术的未来。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