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运科将快件送达收件人手中。

近日仁寿城区整治电动三轮车,杜运科的派件工具换成了人力的。

上门收件时杜运科为寄件人填写运单。
眉山网记者 钟烨 文/图
“双11”刚过,“双12”又到了,临近年末这段时间是快递员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在网购盛行的今天,消费者的手指在电脑前轻轻一点,随之而来的是快递员穿梭在街头巷尾的身影。他们电话不离手,腿脚不停歇,只为将快件及时、无损地送到收件人手中。杜运科今年28岁,去年年初加入快递员的行业,如今已经驾轻就熟。12月7日,记者跟随杜运科一同送货,近距离体验快递员工作的辛苦。
当天上午7点,记者来到快递转运站,杜运科和同事们已经简单吃过早餐,开始分装包裹了。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快件首先要用扫描仪录入系统,然后按照收件地址,被分派给负责不同片区的快递员。快件装车完毕,杜运科检查过三轮车的状况,随即出发派件。
杜运科告诉记者,规划好派件路线很重要,他根据自己负责送货的片区总结出一条最优路线:从转运站出发,途经建设路二段、一段、仁寿大道、光明路一段、富民路上下段、阳光步行街再回到转运站,全程8公里。“每天上午下午各跑一趟,收派件总数平均在200件。”杜运科平时下班基本是晚上8点,如遇物流高峰,可能11点还在派件。
在仁寿大道一处小区门外,杜运科拨打一位收件人的电话,但数次都未能接通。记者提议将快件放在小区门卫处,杜运科说:“电话打不通东西就只能拖回去,如果没通知到收件人就放在门卫的话,容易发生丢件的情况。”
派件途中,杜运科总会提前打电话通知客户下楼取件,除非收件人坚持,一般情况不送件上楼。杜运科坦言这和规划路线一样,都是为了节约派件时间,他说:“一天收派件200件,如果每件多用30秒,工作时间就要增加近两小时。”
下午2点,杜运科结束第一轮派件,回到转运站吃过午饭,又是新一轮的派件。“有时忙的时候,在路边买个锅盔,一瓶矿泉水就能将就一顿。其实我反倒希望能够忙一些。”杜运科介绍,快递员的工资是按收派件数量进行提成,虽然总在奔波,但现在他每月有四五千元收入,比上一份工作高很多,不仅够家庭开销,还能存下一点钱。
谈到妻子和6岁的儿子,杜运科的脸上很自然地浮现出了幸福的笑容,他说在工作中总有觉得累的时候,但想起家庭的责任,就能把辛苦抛在脑后。对于快递工作,他觉得和照顾家庭一样,“责任心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