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记者 梁昊 文/图

水舞倾城。唐强 摄
绿萦水坝。唐强
花海。(资料图片)
青莎翠岸。唐强 摄
漫步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成市民晨练佳地。
高滩花谷。(资料图片)
云亭揽胜。唐强 摄
近日,四川省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发出公告,宣布仁寿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景区正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继黑龙滩风景区后仁寿县第二个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景点。
公园自2014年5月动工修建,历时2年,仁寿围绕景区的开发建设总共投入资金4.6亿元,在景区公益设施、基础设施和景观设施后期的升级建设中投入1020万元。
硬件设施 搭起发展骨架
开工建设伊始,仁寿城市湿地公园就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软、硬件建设双管齐抓,先后顺利通过市级初检和省检。2015年,公园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4.5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2.73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4161.5万元。
游人纷至沓来,得益于城市湿地公园对硬件基建的不断提档升级。
景区内外交通明显改善。景区内,规范设置了专用交通标识牌、停车线、回车线。改建了生态停车场,停车场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实行大小车分区停放。景区外,成赤高速和遂资眉高速直穿仁寿,仁寿大道从景区横穿而过,县域公交车直达景区。
旅游配套设施逐级完善。升级改造游客中心,安装了电脑触摸屏、影视播放系统,放置了各类旅游宣传画册、指南等资料,设置纪念品销售点,提供咨询、导游、活动预告、影视观看等服务。规范制作了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景点介绍牌等引导标识133个,分别用中、英、日、韩4种文字进行了标识。新增了10余处游客休息设施,配备中、英、日、韩4种语言的导游(讲解员)15名,其中高级讲解员1名。
旅游安全体系日益健全。景区专门设立了安保机构,其中警务室和医务室分别配备51名安保人员和2名医务人员。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须知30个,安装救援电话、安防器材、安全护栏、数字化监控系统天网工程,并在重点地段和危险地带新增无线监控探头,营造安全的旅游环境。
景区卫生环境不断美化。景区环卫保洁人员达41人,增设了分类垃圾箱20余个,并将垃圾、污水处理并入市政设施系统。划分吸烟区与非吸烟区,景区厕所参照旅游厕所标准提档升级。县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不定期对景区内宾馆饭店、餐饮、特色食品、旅游商品经营点等涉旅场所进行治理,为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软件设施 织就生态绿网
数九寒天,张维安仍然每天早晨坚持来湿地公园健步走。同他一样“扎根”于湿地公园晨练的,还有太极拳爱好者、瑜伽爱好者等众多市民。在张维安看来,湿地公园环境优美,路面平整干净,是绝佳的健身场所。
景区建设推进过程中,基础设施硬件条件不断改善,这使得仁寿城市形象多了一张有说服力的名片。而在软件设施方面,为使广大市民能够在更加优美的环境中徒步、晨跑,湿地公园在环境建设、治理、保护等方面下真功夫、花大力气,为群众提供看得见、玩得好的环境。
全力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坚持“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原则,制定景观、生态、建筑保护方案,对景区内空气质量、噪声指标、地表水质量进行监测和整治,严格保护生态。此外,根据《仁寿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要求,从体量、层高、风貌、材质、装饰等方面进行规范,确保建设项目与整体环境协调一致,严格控规控建。
强化旅游综合管理。景区管委会作为景区行政管理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和管理职权,制订了质量、导游、卫生、环保、安全等多项规章制度,健全了景区管理体系。申请注册了景区LOGO标志和仁寿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景区中文网址域名,制作了景区电视宣传专题片、景区员工岗位服饰和工牌,提升景区内外形像。健全投诉处理机制,聘请法律顾问,完善服务内容。目前景区职工80%以上为本地人,有效缓解本地群众就业压力,扩大社会效益。
强化邮政电信服务。在游客中心设置邮政专柜、公用电话、免费WiFi等,景区内公用电话开通了国际、国内直拨,实现移动电话信号全覆盖。
规范旅游购物管理。组织开发了近20种具有景区特色和仁寿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在游客中心及湿地公园重要节点设置商品展销柜台、便民服务点等,明码实价销售。加强对景区内涉旅从业人员的培训,推行诚信服务公约,规范经营秩序。
大力丰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艺术、民俗、演艺等文化主题活动。多种方式展示湿地科普文化,如打造露天剧场“水舞倾城”等,丰富景区的旅游产品和文化内涵,提升景区的资源吸引力。
积极响应省旅游局实施的A+、A++标准。按照标准,建设景区信息化,推行智慧景区,提升景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精品化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应急中心功能、应急预案、信息发布设施、应急培训机制、应急物资保障等,保证能有效处理应急突发事件。
相关链接
仁寿城市湿地公园简介
仁寿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城北新城中心区域,西起迎宾大道,东至仁寿大道一号桥,总面积2平方公里。由湿地公园、中央水体公园、仁寿大道商业街、文化产业区四部分组成。景区北距成都60公里,西距双流国际机场70公里,东距成都第二机场30公里,距“三苏故里”眉山36公里,至黑龙滩风景区12公里。不仅是仁寿人归真返璞、融情山水的城市花园,更是高速发展的仁寿喜迎八方宾朋的城市会客厅。
公园于以“仁者乐山、寿者乐水”为设计主题,秉承“生态打底、引水入城、基础先行、新型形态”的设计理念,形成了以花海、湿地、山川、河流、音乐景观喷泉等为特色的十大景点;建立了包括仁寿大道商业街区、体育馆、文化中心在内的商务、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体系。目前,仁寿湿地公园的游客中心、停车场、景区游步道及卫生间等设施已初步建成,具备接待条件。
1.高滩花谷
高滩花谷位于湿地公园入口广场,总面积约6.6万平方米。规划设计时利用地形现状和土方塑造了若干大小不同的山丘,花卉沿高低起伏的园路而种,形成了空间丰富的山谷景观。两座山坡犹如两张迎客的花地毯,一年四季,时花遍野,夹道迎客。
2.在水一方
占地约2万平方米,由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若干湿地水塘贯通形成。顺应地势,水塘逐级跌落,形成优美跌水景观的同时,发挥净化水质的作用。水塘波光粼粼、两岸花树缤纷、花鸟鱼虫低吟浅唱,游走其间,可以体会到《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唯美意境。
3.青莎翠岸
水岸之滨,碧波荡漾,青莎随风披拂,栈道纵横交错,美不胜收。
青莎出自《楚辞·刘安》:“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青莎与其他湿地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构建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交错纵横的滨水栈道将水面分成南北两岸,散布期间的绿色生态小岛营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
4.临峰水湾
临峰水湾因山峰探入普宁湖、湖水在此迂回蜿蜒而得名,是交流、冥想、体悟的理想场所。山上建有一座景观亭,名为临水驿。临水驿出自仁寿县向家镇桂坪村五代花间派词人孙光宪《杨柳枝》一词——“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栏杆。”登上山峰,凭栏眺望,山上草木葱茏,山下水湾回转,形成“临峰之上临水驿,临峰之下水湾奇”的美景。
5.水舞倾城
水舞倾城是仁寿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核心景点。占地2.6万平方米,包含音乐喷泉、滨水栈道、音乐剧场、扇形梯级看台等综合性功能场地,拟建成四川乃至国内最佳的露天剧场。剧场依山而建,形成台级式空间,观赏区采用古罗马露天剧场扇形平面布局形式,保障了观众最佳的视听感受;剧场可供中型活动参演,核心观众区能容纳1500人,达到中等音乐厅要求。该景点临水而修,滨水栈道长达300米。其中音乐喷泉长200米、高100米,喷泉开放之时,依山傍水,光彩夺目,气势磅礴。
6.山林乐园
山林乐园占地约20万平方米,设计时依据现有地形,同时再利用大量堆弃的土方,从而建设为一个生态、幽静的山体公园,成为音乐喷泉表演郁郁葱葱的绿色背景,也是大型文艺表演、山水实景表演的舞台主体背景。山林乐园配备了登山步道、室内羽毛球馆、篮球场、网球场、老年健身平台、童趣天地等多样化的健身运动场地,游人可在青葱翠绿的山林中与大自然同呼吸,登山、跑步、打球,尽享运动的乐趣。
7.云亭揽胜
云亭揽胜位于公园南部,山上建有望云亭。望云亭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典风格的重檐亭,地处北岸山体公园之顶,此处视野开阔,可远眺高滩水坝,中观音乐喷泉,近看缤纷水岸,全园胜景一览无余。
8.绿萦水坝
绿萦水坝面向仁寿大道,是公园对外的形象展示面。经过坝体覆绿,立面美化,水景重塑,水坝被赋予新的功能,成为沐浴阳光、饱览公园山水美景的重要观景点。水坝北面,花木葱茏,绿色萦绕,鸟语蝉鸣;水坝南面,碧波千里,浩瀚如烟,游人驻足远望,风光尽览。
9.普宁映月
普宁湖面积780亩,蓄水量22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6米,最深处大10.5米,湖岸线长4850米。普宁湖的建设对仁寿城市雨水调蓄、水质净化、生态维护有重要作用。
普宁映月是领略普宁湖山光水色的绝妙处。每逢三五之时,皓月当空,水天相映,用耳倾听湖水之呢喃,用心体悟普宁湖之幽妙。静波无声,月影迷离,无限悠思,寄托在这一片月光的夜里、这一汪湖水的情里,尘俗尽远,令人怡然忘归。
10.幻彩湿地
幻彩湿地是公园的实景灯光音乐汇演。表演时,整个湿地公园,包括周围的山脉、树木、楼宇、桥梁、湖面、水岸等都将化身成为一个声色交织的华丽舞台,呈现出一副瑰丽的光影画卷,让游客尽情体验动感湿地、光影湿地的时尚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