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6-25 10:13:02
责任编辑:陈敏
眉山网记者 孟飞 文/图
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整洁的村道。
优美的环境。
垃圾分类。
垃圾清理。
如今,走进彭山区彭溪街道兴崇村,一幅新农村美景映入眼帘。村道旁的水渠里渠水干净,沿渠而建的民居绿植环绕更显春意,村民们喜欢沿渠散步或在渠边聊天……
近年来,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行试点村,该村围绕垃圾、污水、厕所、废物、村容、乡风进行治理,通过“六大行动”,持续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强力推进治污和净水
“原来的渠水臭黑,可不像现在这么干净!”对这条水渠曾经的污染状况,村民还记忆犹新。据了解,该水渠叫向筒之渠,是村里唯一的一条灌溉排水渠。曾经沿渠养殖场所产生的粪水粪便、村民的生活污水都直排到向筒之渠,因此,渠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为解决向筒之渠污染的顽疾,该村紧紧围绕污水治理工作,通过清淤疏浚、消除黑臭水体、关闭沿渠养殖场等,强力推进“污水改革”整治行动。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施策,向筒之渠的水质得到了明显好转。
就沿渠居住村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今年5月,该村开始试点污水循环集中处理。据了解,试点的污水循环集中处理共13户(包括村委公厕),服务常驻人口30人,由政府投资铺设污水管线、建设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成后污水处理净化能力能达3-4立方米/天。
“目前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已建设完毕。”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污水处理设备正在运行,还修建了生态绿化净化湿地。污水管线将污水集中收集后,由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污水净化,再经过净化湿地二次净化,便达到了污水排放标准一级B标。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运行正常,效果明显。下一步,兴崇村将在全村加快推广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对适合集中搜集污水处理的将推广“一体化”处理方式,如散居农户将推广“三格式”分散处理方式,再接入一体化处理设备进行集中处置。
加强改厕和垃圾分类
旱厕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它关乎百姓生活,折射文明风尚。对此,该村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展“厕所革命”的决策部署,按照全区“厕所革命”的要求和标准,围绕提高群众幸福感为目标,加快推进“厕所革命”相关工作,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6月18日,走进村民杨大爷家中,记者看到,厕所贴上了瓷砖,安装了浴霸、坐便器、洗脸槽、热水器。“现在不光是上厕所方便,想洗澡直接就有热水了!”杨大爷笑呵呵地说。据了解,该村正在加快工作实施和开展,目前已有10余户农户进行了旱厕改建。
除了推进“厕所革命”,该村还大力推进“垃圾革命”。在兴崇村,随处可见大型分类垃圾桶,村民家门前也摆放着小型分类垃圾桶,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为落实垃圾分类工作,该村按照“户分类、村转运”的方式,免费发放了分类垃圾桶,设置了集中垃圾回收点,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安排了清洁保洁员等。另外,为了提高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该村通过“强宣传、多监督”的方式,不断强化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
“作为全区人居环境治理先行试点村,我们将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继续加快整村推进农户旱厕改造、污水循环处理、垃圾回收池的改建等工作。”该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