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7-11-10 10:45:51
责任编辑:何海娟
——建区设市二十年全市统一战线团结奋斗和谐发展回眸
二十年云水翻腾,二十年风雷激荡,二十年沧桑巨变。站在眉山建区设市二十年的历史交汇点,全市统一战线正以蓬勃向上的朝气、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昂首挺胸,阔步而来!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遥想建区设市之初,统一战线在地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创新突破,实现了大团结大联合,不断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书写了同心引领的精彩篇章,齐心协力开创出眉山波澜壮阔的发展新局面!
使命催人奋进。二十年来,全市统一战线坚定党的领导从未动摇;坚定发展信心从未折腾;坚定改革壮志从未观望;坚定前进方向从未懈怠……全市统一战线始终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星火燎原,光耀了一方热土!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前,在以慕新海书记为班长的市委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全市统一战线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争创一流,为决胜“两个率先”、实现“五个先行”,建设天府新区增长极、大都市区新高地凝心聚力,不断接力、扬帆、再启航,不断书写前进路上的新答卷。
好风借力,鹰击长空扶摇上;千帆高悬,轻舟已过万重山。让我们衷心祝愿,全市统一战线的明天更美好!
1986年,中国民主同盟眉山县支部和彭山县支部成立,隶属于民盟乐山市委。
1997年9月,民盟眉山县支部更名为“民盟四川省委直属眉山县支部委员会”,民盟彭山县支部更名为“民盟四川省委员会彭山县直属支部委员会”,由民盟四川省委直接领导。
2002年5月22日,民盟四川省委直属眉山市总支委员会成立,辖东坡区支部、市级机关及企事业支部、彭山县支部。
2005年10月,民盟眉山市委筹备委员会成立。
2006年10月30日,中国民主同盟眉山市委员会成立。辖市直机关总支委员会、东坡区总支委员会和彭山县总支委员会。2016年10月18日,民盟眉山市委直属四川工商学院支部成立。
民盟眉山市委现已历时第三届委员会。
民盟眉山市委现有盟员200余人,教育界别占比51.5%;行政机关占比27.5%;新社会阶层占比8.5%。研究生学历占比10.5%;大学本科学历占比70%。盟员担任省政协委员1人,市人大代表4人(市人大常委2人);市政协委员21人(市政协常委3人)。
参政议政全省前茅。20年,提交提案、议案478件,开展调研90余次;被省级以上部门采纳社情民意178件,参政议政工作先后获得民盟中央、民盟省委领导的肯定性批示。2009年,《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建议》被民盟省委作为集体提案提交省政协全会,成为当年省政协会1号提案,为出台《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2010年,《关于在民族称谓上“增强共性、保留个性”的建议》被中共中央统战部《每日汇报》采用。2013年,《眉山天府新区发展体制机制问题及建议》获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四川省委主委赵振铣及眉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在《四川民盟》杂志上全文刊登。2014年,《我市电网建设需要营造更加宽松的大环境》《规划委员会成员界别应多元化规划》得到中共眉山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药械监管的建议》被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四川省委主委赵振铣署名,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作为个人提案使用。民盟眉山市委作为全川成立最晚、人数最少的市级民盟组织,被采用的社情民意在全省地市州民盟组织排名中位列第三;2013年至2017年,民盟眉山市委在市政协大会上提交的大会发言材料,连续获得中共眉山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民盟社会服务品牌助推发展。盟地合作、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是民盟中央2007年倡导发起,旨在通过发挥民盟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助推地方社会经济及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服务品牌。与东坡区松江镇合作打造眉山民盟自己的“盟松合作”社会服务品牌,为松江镇登云村协调解决道路硬化资金8万余元,争取并落实安全饮用水工程项目资金30多万元,彻底解决了该村510余户农民安全饮水问题和1500余亩农田长期灌溉缺水问题……创建东坡区松江中学“民盟烛光阅览室”,成立建伟奖学金、柏杨奖学金,全面开展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助学、支教等社会服务,10年总计投入100多万元。
全力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汶川、玉树、芦山先后发生地震,民盟市委总是第一时间参与抗震救灾。向上争取资金和爱心盟员企业家捐款150多万元,为仁寿县青岗初级中学、洪雅县余坪镇中心小学等4所学校修缮、重建学生宿舍、教学楼、学生食堂。全市盟员通过各种渠道为灾区捐款、捐物共计212103元。今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广大盟员迅速响应民盟市委号召,短短一个星期,全市近半数盟员通过微信转账方式捐献善款16350元。
立足“两个率先”扶贫攻坚。组织农技专家前往仁寿县虞丞乡樊家村进行种养殖技术指导,为樊家村协调“五小水利”万元项目、电力农网改造项目等300多万元,协调经费8万余元改造樊家村道路。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杨常沙根据调研撰写的《当前扶贫攻坚工作的问题及建议》获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批示:“请国中、史哈、铭晖、张谷传阅,高度重视各方意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督促检查”。
争取民盟中央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015年4月,民盟市委领导主动前往北京,向民盟中央专题汇报眉山情况,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当即表示助力眉山发展:一是密切联系、构架桥梁,下派民盟中央机关干部来眉山挂职(教体局局长助理)锻炼,为民盟中央优质教育项目、资源落地眉山畅通渠道、夯实基础。二是立足教育界别特色,为眉山29所中学捐赠“外研通”英语点读设备56套、北京四中网校“在线教学平台”18套,总价值773.6万元。三是加大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项目对眉山的倾斜力度,为我市9所医院捐赠13台脑卒中康复治疗设备,总价值494万元;新东方精英教师队伍将于2017年9月为眉山中学教师开展专题教学培训。四是眉山出题,民盟中央领导带队调研,帮助眉山解决问题。
关注民生开展社会服务。积极引导法律界别盟员参与法律“七进”活动,为4000多名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6件,成功追索农民工工资、工伤赔偿款等1200多万元,为受援群众节约律师费用260多万元。多名医卫界别盟员多次送医下乡活动,让2万多人次群众受益,为生活困难群众补助医药费、住院费10多万元。
2001年11月,民建四川省直属眉山总支筹备组成立。
2002年5月9日,民建四川省直属眉山总支成立。
2008年5月,民建眉山市委筹备组成立。
2009年12月18日,民建中央第九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批准成立民建眉山市委员会。
民建眉山市委现辖东坡、彭山、市级机关3个总支和6个支部,会员总数122人。具有中高级职称55人,经济界人士85人,占70%。会员中有全国政协委员1人,省政协委员1人,市政协副主席1人、常委4人、委员15人;市人大代表4人、常委1人,担任区县人大代表4人,常委2人;担任区县政协副主席1人,常委4人,委员21人;在区县政府担任副区长1人,在市级部门担任实职正处领导1人,副处职l人,副调研员1人。在市级部门和区县部门中担任正科职7人,副科职5人。
参政议政。多年来,会员提交提案、议案、建议意见662件(国家级45件、省级47件、市级186件),被市级以上人大、政协表彰的优秀提案、建议18件;市级政协大会发言13次,均得到中共眉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给各级党委和政府反映社情民意65篇、报送调研成果42篇。这些参政议政成果均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社会服务。充分发挥经济界优势,引导会员,特别是企业家会员“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参与“同心工程”“光彩事业”“抗震救灾”“脱贫攻坚”等社会服务工作,共计捐款捐物超过6000万元:
公益事业捐款捐物1348万元。2002年至2007年捐款303万元,帮扶4个联系村——彭山县义和乡悦园村、喻沟村,保胜乡龙安村,牧马镇向阳村修建通村水泥路,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住房、沼气池等困难。通威集团捐资400万元,在东坡区永寿镇修建占地12亩的文化广场。四川亨达实业多年为地方公益事业捐资361万元,为彭山区牧马镇莲花村村民购买新农合医疗保险、为60岁以上村民发放养老帮扶资金80多万元、向市慈善总会捐款91万元、捐资120万元绿化青龙镇。眉山市强平房地产公司捐款55.2万元,援建村公路1.5公里;四川宏远商贸有限公司捐资30多万元,改造东坡区康复救助中心、青神县白果乡贫困户农房等。
抗震救灾捐款捐物2638万元。民建眉山市委会员及会员企业捐资捐物抗击非典、支援台湾抗击“莫拉克”风灾以及救灾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特别是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会员企业通威集团捐款捐物1600万元,眉山应林集团捐款捐物250万元,眉山宾馆捐款捐物30万元,四川亨达实业捐款捐物20元,加上其他会员,总计捐款捐物多达2434万元。同时,民建眉山市委积极争取民建四川省委支持,为丹棱县张场中学争取灾后重建资金35万元,为700多名学生送去价值2万余元的学习用品;为芦山地震捐款捐物及争取资金478万元。中共眉山市委积极向民建省委和民建中央汇报眉山灾情,争取民建中央《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项目资金128万元,援建洪雅县东岳镇柳新中心小学,重建教学大楼和食堂。
捐资助学捐款捐物1895万元。捐资1370万元整体援建凉山州冕宁县应林希望小学,援建仁寿光相小学、甘孜州道浮乡云波希望小学等12所学校。会员及会员企业捐款525万元帮扶优秀贫困学生2000余人:四川应林集团捐资20万元设立眉山中学助学奖学基金,捐资13万元为两所应林希望小学购置文体用品;四川亨达实业向彭山慈善协会捐资10万元,向彭山教育助学基金会捐款50万元;2012年,在市委统战部的号召下,会员和会员企业积极参加“同心工程”活动,捐款35.3万元,支持仁寿县青岗乡建青岗小学教学综合楼;2016年会员周宇向彭山区教育助学基金会捐资10万元。
脱贫攻坚捐款捐物210万元。洪雅县槽渔滩镇关顶村自2012年成为民建市委干部直接帮助村后,2015年又被确定为民建市委的脱贫攻坚联系村,民建眉山市委以帮助全村脱贫致富为己任,组织人力物力,为贫困户量身订制发展规划等脱贫措施,为该村争取项目资金和捐款210万元:新建和硬化道路,修建村会议室、食堂和老年活动中心,为250名贫困母亲送去“母亲邮包”,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和改造危房。连续3年在全村植树30亩,为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打下了基础。
1987年6月,民进乐山市委派人至眉山和彭山发展会员。
1987年7月2日,成立民进眉山县支部。
1989年11月18日,成立民进彭山县支部。
2005年10月,经民进中央批准,民进眉山市委筹备组成立。2006年7月26日,民进眉山市东坡区总支委员会成立,9月22日,民进眉山市彭山县总支委员会成立。
2006年10月31日,民进眉山市委员会成立。下设直属机关事业支部及民进东坡区总支、民进彭山县总支,会员人数89人。
2013年12月20日,民进眉山市机关事业总支委员会成立,下设一支部、二支部。
2017年5月8日,民进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支部委员会成立。
民进眉山市委员会现有会员134人,下设3个总支委员会(东坡区总支、彭山区总支和机关事业总支),7个支部委员会,3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3人,副县级以上实职干部7人。成员界别中高等教育9人,普通教育45人,医药卫生15人,文化艺术10人,出版传媒2人,公有制经济4人,新社会阶层14人,政府机关23人,人大政协机关3人,党派机关2人,社会团体3人,司法机关2人。眉山民进界别特色55人,占会员总数的41.0%。
参政议政。深入基层调研并形成报告21件,有13件被民进中央、民进省委采用。提交省、市、区县政协提案338件,有9件作为市政协全会大会发言,11件被确定为重点提案或表彰为优秀提案。2007年大会发言《关于进一步抓好工业集中区发展的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2008年集体提案《关于规范眉山城区电动三轮车管理的建议意见》,受到市委、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展联合集中整治。2009年集体提案《岷江河堤毁损严重规范河道砂石开采》,被列入当年市政协工作要点,由副主席督办。2010年大会发言《农业观光旅游建议》先后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促成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全市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建议意见》。2013年集体提案《当前基础教育师资水平滑坡的问题与建议》,受到民进四川省委的重视并转化为省政协集体提案。2015年提案《大力实施“引校入眉”工程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受到民进中央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张雨东和中共眉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2017年大会发言《关于打造“东坡味道”品牌的建议》,为我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融合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受到中共眉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
社会服务。民进眉山市委始终坚持“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原则,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积极服务教育主界别,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教育是民进眉山市委开展社会服务的主阵地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点。自成立以来,民进眉山市委先后开展各类教学研讨活动15次,培训乡村教师1000余名;资助、帮扶贫困学生737人次完成学业;完成“东海助学金”对洪雅县三宝、余坪两镇中小学150名贫困学生15万元的爱心捐赠;引入民进四川省经济界会员联谊会和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在东坡区苏南小学捐赠数字教室设备和学习用具等价值11.7万元;为贵州省金沙县岚头镇、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果彝族乡等地的贫困学生捐赠书籍1261册;东坡区总支面向9所乡村小学坚持开展“阳光教学互动活动”,连续5年开展“爱心送考”雷锋车队活动服务高考考生;彭山区总支连续9年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特校慈善关爱点”活动,资助帮扶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捐赠助学金和学习用具6万多元。
发挥优势,围绕中心工作,社会服务重实效。各级组织先后开展科技扶贫、智力支教、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活动86次,慰问义诊孤寡老人320余人;捐助、捐赠生活、教学、农技、医疗设备折合人民币17.8万元,帮扶、服务、培训群众800余人,累计为2000多名困难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所需;创建民进眉山艺术团,深入基层,把先进文化送到基层群众身边;创办民进眉山会员摄影展,集中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助力脱贫攻坚。先后争取到相关部门134.8万元资金,自筹资金8.5万元,支持洪雅县中保镇踏水村改造或新修村组道路、人畜饮水工程、引水工程;为踏水村贫困户送去慰问品、慰问金总值1.9万元,帮扶6名贫困学生1.2万元,支持24户贫困户开展种养殖;承担“母亲邮包”,为250位贫困母亲送去价值7.5万多元的生活物资。
天灾无情人有情,眉山民进心系灾区人民。秉承“立会为公”的宗旨,在应对地震、台风等重大突发自然灾害过程中,眉山民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发动全体会员积极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13.981万元,并以多种形式参与灾后重建。汶川地震,民进会员以各自的方式主动为灾区捐款14860元,缴纳特别会费8000多元。在民进四川省委和市委统战部的支持和帮助下,为青神县汉阳镇小学危房重建争取到民进中央30万元资金。
1998年8月,经民革四川省委批准,民革省委直属眉山县支部成立。
2001年8月,民革省委直属眉山县支部划分为直属眉山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支部和直属东坡区支部。
2005年12月,民革省委直属眉山市总支委员会成立。到如今,已历时第三届总支。
民革眉山市总支现有党员71人。先后安排全国人大代表1人次;省人大代表2人次,省政协委员2人次;市人大常委3人次,市人大代表2人次,市政协常委6人次,市政协委员23人次;区人大常委2人次,区政协常委3人次,区政协委员12人次。现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人,市政协副秘书长1人,东坡区政协副主席1人,市政协常委3人,区政协常委1人,市、区政协委员17人,市、区单位及部门特约监督员12人。
思想建设。组织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开展“政治交接”和“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民革党史和《民革章程》,开展“做合格民革党员大讨论”、“纪念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等,通过一系列活动,继承和发扬民革优良传统。
参政议政。20年来,眉山民革组织及党员中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撰写、提交提案、建议、调研报告160多件。2007年,在民主人士建言献策会议上,总支《关于对新农村村镇规划的几点建议》,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2016年,总支《关于延长成绵乐城际列车运营时间增加班次的建议》,促成成绵乐城际列车运营时间延长2.5小时,加开眉山-成都专列4趟;2017年,总支《关于促进民间发明创造转移转化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促成民间发明“中小型垃圾焚烧炉”等项目落户万象创新科技产业园。
2003年,党员吴爱玲作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血吸虫病防制力度的建议》,被列为全国人大和卫生部重点督办建议,促成中央重新恢复了血防领导小组,层层将血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2008年,眉山市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指标达到了国家标准;提出《关于组织制定酱腌菜 调味食品标准的建议意见》,直接促成了眉山市《调味泡菜》地方标准的出台。
2012年,党员王永树提出的“眉山东坡岛湿地公园开发建议”,促进了东坡岛更加利民惠民的开发利用。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党员王永树组建四川华信恒富集团,长期解决就业300余人,每年上缴国家税收2000多万元。坚持扶贫公益,近年来累计捐款捐物500多万元。党员马琴,长期工作在招商引资一线,累积参与引进“亚马逊”等项目48个,涉及资金180多亿元。邓宁平、兰云旭、马志红等一批党员,工作在经济一线,为眉山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扶贫解困。总支建立“扶贫解困资金”,积极参与扶贫助学,定点联系丹棱县石桥乡麻柳村、东坡区秦家镇一里村、东坡区特殊教育学校、眉山中学,开展党员一对一扶贫助学。党员王永树在东坡区、林芝市朗县多所学校,设立“华信恒富树人奖学金”,累计捐款200多万元,资助奖励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总支近年来累计帮扶贫困学生500多人次,资助资金230万元。参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抗震救灾,累计捐款捐物金额达30多万元。
先进典型。民革眉山总支被民革省委评为2008年“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10年“民革四川省先进基层组织”;党员吴爱玲荣获“四川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民革四川省先进个人”、“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党员王晓明、邓宁平荣获“民革四川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党员宋洪芳荣获“全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先进个人”、“民革全国优秀女党员”,党员徐锦才荣获“民革四川省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党员夏良辉荣获“民革全省优秀女党员”,党员王永树荣获“住建部劳动模范称号”。
2005年12月,农工党眉山市总支成立。系建区设市后由农工党四川省委员会直属眉山机关支部、农工党四川省委员会直属眉山市东坡区支部改建而成,是农工党四川省委员会直属基层组织。
农工党眉山市总支现有2个基层支部(市直支部、东坡区支部)、1个支部筹备组(彭山区支部筹备组),全市农工党党员人数由建区时的30余人发展到124人。在职党员中,县级领导干部3人、科级领导干部8人,市、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3人(市人大代表1人、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14人、常委3人),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35人。
聚焦民生发展,积极参政议政。先后开展调研140多次,形成《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建议》、《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建议》、《加快推进眉彭一体化发展建议》、《做大做强泡菜产业建议》等调研成果180多篇,上报社情民意848篇。
争取项目资金,助推眉山发展。争取农工党中央、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援建三苏祠灾后重建资金1100万元。争取中国西促会援助我市医院医疗设备签约资金3.8亿元。争取眉山籍在京党员、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画家何学斌捐赠眉山中学45万元。
党员爱心善举,开展社会服务。在全省农工党率先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捐资捐物450万元,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870次,义检义诊2.8万人次,惠及群众10.8万人。
农工党眉山市总支着力加强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全市农工党员综合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不忘初心,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组织党员参加各级社会主义学院、统战部培训,举办“学党章,学党史,学讲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心大讲堂”“参政议政”等培训活动,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坚持优中选优,严格审批党员,把一批年轻优秀人才吸引入党。在全国各级媒体发表宣传文章1320篇,居全省农工党市州组织之首。时任市总支主委夏绩恩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市总支主委袁敏当选农工党全国十六大代表、十二届省委委员。
农工党眉山市总支工作两次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肯定性批示,陈竺、刘晓峰、何维、龚建明等中央领导还先后莅眉调研并亲切接见市总支班子成员和部分党员代表。2015年和2016年,市总支被农工党中央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连续4年被农工党省委会评为“全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被中共眉山市委、市政府评为“三苏祠灾后保护维修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我市农工党员、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李俊英被中央文明委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1997年12月9日,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直属眉山支社成立。
2001年11月21日,九三学社眉山支社一分为二: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直属眉山市级机关、企事业支社和东坡区支社。
2005年12月2日,九三学社眉山市基层委员会成立,辖三个支社。
2009年1月14日,九三学社眉山市基层委员会更名为九三学社四川省委直属眉山市委员会。
2011年5月6日,九三学社眉山市委筹备组成立。下设市直一支社、市直二支社、东坡区支社和筹备组办公室。
2015年1月4日,筹备组由原有三个支社变更为市直一支社、市直二支社、市直三支社、市直四支社、东坡区支社和筹备组办公室。
2015年11月,市委编委批复同意成立九三学社眉山市委机关。
2016年9月中共眉山市委同意启动九三学社眉山市委员会成立大会各项筹备工作至今。
九三学社眉山市委员会(筹)现有社员114人。高等院校8人、医药卫生35人、工程技术15人、农林4人、财政经济6人、文化艺术4人、普通教育1人、法律4人、政府机关31人,其他6人。博士学历3人,研究生学历15人,本科学历78人,本科以上学历占84.2%;拥有中高级职称92人,占80.7%;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7人;担任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县处级以上干部7人。
政治协商有成效。九三学社眉山市委(筹)、各支社和社员通过议案、提案、会议发言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建言献策,提交各类提案192件,18件被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督办案,28件被评为优秀提案。许多意见、建议被市委、市政府及职能部门采纳,并转换成决策内容和工作措施,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课题调研助推发展有贡献。组织社员围绕重大课题和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近年先后完成课题调研23个,得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眉山民营博物馆运行情况调研》《关于加强水环境治理推进“千湖之城”建设的建议》等多份调研报告得到市领导的批示。
信息及民主监督工作有进步。先后在《团结报》《中央统一战线》《四川统一战线》和中国政协网、社中央、社省委等媒体上发表100余篇报道。4次被社省委评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反映社情民意68条,有39条被社省委采用、11条得到社中央采用。
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有担当。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在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有力推动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社市委(筹)多次被评为社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
发挥专业优势,提供医疗服务。依托医疗人才多的优势,结合偏远农村就医难等现实情况,积极为联系乡、村及卫生院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为洪雅、仁寿、东坡等区县20多个乡镇140多个村(社区)和3个企业3万多名农村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在家党员、困难群众和企业职工免费体检,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所送药物和医疗费用折合人民币100多万元;发放九三学社中央编辑出版的《新农村健康卫生知识手册》和《健康时尚》杂志近5000本;帮助建立和改善村卫生站的医疗条件,定期派驻医药卫生界社员到卫生站培训医卫人员和开展义诊,方便群众就医。
送物资献爱心,关爱老人儿童。定期组织社员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和偏远山区学校献爱心。为九三学社老社员、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母校仁寿县青岗中学、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小的孩子们捐建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赠送体育用品、御寒衣物、取暖器,折合人民币10多万元。
关爱抗战老兵,全国首创。2014年,与眉山黄埔同学后代联谊会和眉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一道,开展一系列关爱抗战老兵活动。通过社员陈东翔的眉州医院在全国率先为黄埔抗战老兵提供免费医疗救助,现已累计救助100多人次,减免医疗费用40万元;联合眉山市黄埔同学后代联谊会和眉山市关爱黄埔抗战老兵顾问团,在全省率先创办眉山市关爱抗战老兵网站,及时发表抗战老兵的相关信息;组织社员志愿者积极参加寻找和关爱抗战老兵活动,并已累计慰问看望黄埔抗战老人100多人次;积极争取市区县政协、统战部门和民政部门大力支持,让全市所有被确认身份的抗战老兵得到相应的救助。
2006年6月16日,眉山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立,同年11月更名为眉山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以下简称知联会)。
2012年4月16日,撤销单位理事联谊部,设立政治建议、经济建设、社会事业、教科文卫等4个专委会。
2013年11月11日至19日,陆续将原设的8个联谊部改为市直机关、新社会阶层、东坡、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等8个分会。在此前后分别成立了眉职院分会和金象园区分会。
2016年10月18日和2017年5月9日分别成立了四川工商学院分会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分会。
眉山知联会现有个人理事316人(常务理事58人)、12个分会和4个专委会,有省、市、区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2名。省人大代表3人,省政协委员2人(常委1人);市人大代表27人(常委2人);市政协委员45人(常委13人);各区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15人(常委62人)。现有正县级干部2人,副县级干部24人,科级干部55人。
关注民生建言献策。深入基层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97篇,提交人大建议219件,政协提案404件,专题议政发言28次,反映社情民意45条,受到市领导数十次肯定性批示,许多建议意见转化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参考。《关于将眉山市中心东坡岛规划建设成眉山市区的“城市绿肺”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采纳,在东坡岛建起了占地964亩,以“东坡水月”文化为主题,集湿地保育、科文教育、游憩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关于防止修建汤坝电站给眉山中心城区造成毁灭性灾难的建议》反映筹备修建的汤坝电站大坝位于城市中心,蓄水位高度超出中心城区5米左右,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引起省、市领导高度重视,被列为2017年市政协1号重点督办提案。目前,汤坝电站已暂停修建,待新方案制定通过后再动工。
扶贫助困奉献爱心。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捐资助学、修路建桥、送医下乡等活动,先后筹措资金40多万元,在全市6区县的12个村开展养殖项目扶贫,并落实专人挂牌服务;长期尽其所能为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捐款捐物70多万元;引导理事投资200多万元修建的万胜镇信和光彩广场,改变了旧广场脏乱差现象;为东坡区修文镇大轮村和万胜镇艾光村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10万元,整治水渠5.1公里,整治山坪塘4口;向全市“栋梁工程”捐助奖学金12万余元,圆了80余名品学兼优寒门学子的读书梦;企业家理事出资30多万元资助117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定点帮扶59个村,直接联系服务群众101户。
特别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灾难发生之际,眉山知联会总是第一时间行动,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1260多万元。
2013年6月,眉山知联会成立同心·帮扶专项扶贫基金,转变帮扶模式,建立帮扶长效机制。现已向金川藏区捐款10万元;向74名困难群众、贫困学生以及地震灾区群众等捐款40多万元;向13名种(养)殖专业户和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无息借款资金95万元。
多方协调共促和谐。积极参与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大调解,化解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民间矛盾纠纷:圆满解决一起长达6年的土地转让纠纷;妥善化解一开发商与160多名业主的纠纷……
投身经济助推发展。一面及时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的决策传达到各位理事,一面把企业家理事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向市委、市政府反映,鼓励企业家理事做大做强企业,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到目前,知联会成员为法人的企业实现产值52.16亿元,纳税3.95亿元,解决1.3万多人就业,理事引进和新增投资项目42个,投入40多亿元。成功引进总投资1.2亿元的西南地区高科技新能源企业四川兴晟锂业有限责任公司,预计年产值达2亿元,年纳税1500万元。成功促成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350亩的知联会理事企业四川东星航空学院分校落户彭山区牧马镇莲花村,2017年9月就将全面招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