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7-11-10 10:53:36
责任编辑:何海娟
交通承载发展 交通颠覆区位 交通改善民生
“要想富,先修路。”1982年,时任眉山县县长的徐启斌率先提出这句话时,他可能不曾想到,这句话会因其言简意赅的直指核心成为推广至全国的一句口号。时至今日,修路致富依旧是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彰显着交通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位置。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自1997年8月眉山地区行署挂牌成立,2000年12月撤地建市以来,眉山始终坚持交通先行,不断结合实际抢抓机遇,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活力源自激情,激情催生动力,动力推动发展。二十年发展不停歇,眉山构建了“半小时眉山、一小时成都、一小时上天下水、到邻市一小时、到乡镇一小时”的公路交通路网,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一级公路,并实现了水运航电零的突破,跻身全省公路交通发达市之一。在此基础上,全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从设市之初排位全省靠后的市州,一跃成为全省极具发展活力的地级市。
今天,公路、水路、铁路构成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让眉山的交通越来越便捷,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交通,已然成为眉山一张闪亮的名片。
1 从数据对比看交通 建设发展日新月异
回望1997年,建区之初:眉山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高速铁路,也没有一级公路,通乡通村路等级化、硬化率低,内不通外不畅,到县城需要一小时以上,到成都要两到三小时,到相邻城市也要三小时以上,交通规模小、等级低、质量差。
经过20年的长足发展,眉山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速度快了。眉山公路的通车速度从建区时最高40公里/小时到现在的120公里/小时,铁路速度从建区时最高60公里/小时到现在250公里/小时,交通速度不断提升发展高度,交通一路先行。
通道多了。从建区之初一个县只有一条通道,到现在每个区县都有多条高等级通道,且尤其优先拓展了北向通道。1997年眉山建区时,与成都之间仅有一条成昆铁路、一条大件路和一条国道,没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县与县之间都是低等级通道,相邻乡镇和村社之间要么是泥土路、要么是断头路。目前对接成都的高等级通道已达8条,有力推动了成眉交通互联互通。
路网密了。从建区之初仅有的国道213线、省道103线及省道106线的公路主骨架,发展到现在形成“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10条以上的一级公路网以及逐渐完善的农村公路网,已逐步实现路网覆盖全域。
道路宽了。路面宽度从建区之初多为5-12米的简易沥青路,发展到现在一级公路路面宽度至少为23米,最宽达80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如天府大道眉山段,将按与成都同等级标准建设到眉山主城区。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300多公里。1999年底,成雅、成乐高速公路正式通车,眉山自此有了高速公路。2014年底,遂资眉高速公路通车,让眉山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达到299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密度是全省、全国的3倍以上。今年,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简阳至蒲江段、仁沐新高速公路将正式通车,通车里程将超过400公里。
——一级公路达到220公里,县县通一级公路。建区伊始,眉山举全市之力建设省道106线,直至2003年通车,眉山有了第一条一级公路。时至2016年,全市一级公路达到220公里,还有约80公里一级公路在建,今年还将开工一级公路超过100公里,干线公路水平全省领先。
——乡乡通等级路。至2016年底,全市128个乡镇,全部通等级公路,全部通油路水泥路,通乡公路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村村通水泥路。全市所有建制村全部通水泥路(油路),还有不少通组入户水泥路,通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广度大幅上升,为农村奔小康作出巨大贡献。
——县县建成等级站,乡乡有客运站。眉山城区和五个区县城区全部建成现代化等级站,所有乡镇都有了客运站,客运服务水平达到全省高水平。
——城市公交达到高水平。眉山中心城区公交车水平达到国内地级市的最高水平,两区四县均通公交车。
——在西南率先通了高铁。2014年底,成绵乐城际铁路通车,眉山与成都等五市一起率先进入高铁时代。
——航电有了突破。2015年,岷江汉阳航电枢纽建成,岷江航电实现突破,眉山在岷江上建成第一座航电。码头、渡口设施也有很大改变。
——公路里程翻倍。1997年,眉山仅有3000多公里公路,等级公路不足20%。2016年,眉山公路达到7500多公里,等级公路包括高等级公路超过50%,里程翻了一番多,等级大大提高。
——投资不断创新高。“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投资达到450亿元,交通投资占全市固投比例多年保持在10%以上。
“要想富,先修路”,在眉山20年发展史上,再次得以充分印证和完美演绎。
2 主动作为争创一流 综合交通成绩斐然
量变引发质变。透过组组靓丽数据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建区设市20年来,眉山交通巨变带来的日新月异。而巨变的背后,正是眉山广大交通人在地委行署和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苦干实干,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的结果。
窥一斑见全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届接着一届干。成绩面前,眉山交通人近年坚持强力推进综合交通建设,用只争朝夕创一流的担当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和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融入成都、同城发展”战略,使眉山交通在激情中向前延伸。
2012年至2016年,全市连续5年实施交通建设大会战,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持续高位运行,眉山交通连续5年全面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交通投资目标任务。其中,2014年完成投资进度全省第一,2015年完成投资进度全省第二;高速公路建设2014年和2015年推进进度均排名全省第一;2016年,实现两条高速建成通车的目标,受到省厅通报表扬;2016年,国省干线公路完成投资比例位列全省第三,农村公路完成投资比例位列全省第一。在2016年省交通运输厅目标考核中,眉山交通运输局位列先进市(州)第一名。
今天,眉山城市综合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系统工程,群众感受至深:重点工程及干线公路建设强势推进,国省道提档升级,让眉山逐渐成为成南交通主枢纽,圆了眉山人的“腾飞梦”;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县县通”,全域融入长江经济带,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圆了眉山人的“高速梦”;农村公路“村村通”,促进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和乡村旅游业迅猛发展,圆了眉山农民的“致富梦”。
公路建设:开创“眉山模式”
始终坚持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一届接着一届干,开创了以交通建设提升区位优势、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交通建设“眉山模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6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7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2公里、一级公路225公里、二级公路348公里、三级公路341公里、四级公路5030公里。普通公路密度107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的1.6倍;高速公路密度476公里/万平方公里,是全省、全国的3.5倍以上。县县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一级公路、乡乡通等级公路、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公路交通多年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全市共有等级客运站75个,客运班线418条,营运车辆1674辆。驾校46家,其中一级驾校15家。全市通航里程280公里,营运船舶223艘,渡口码头59座。眉山城区有20条公交线路、320辆公交车,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24.8%(不含步行),超过国家对中小城市的标准要求4.8个百分点。城区有5家出租车公司,拥有出租车418辆。全市道路客货运输周转量从2012年的49.98亿吨公里提升至2016年的59.99亿吨公里;今年上半年,全市客货运输总周转量2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95%,高出全省1.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六位。全市水上交通安全连续19年保持无事故、无经济损失、无死亡人数“三为零”,道路运输连续10年没有发生源头管理责任事故。
优质服务:铸就“眉山品牌”
投入1200万元建立了公交智能管理系统,实现车辆实时定位、实时调度、车内图像实时传送等功能,处于省内市州公交行业的领先水平。更新和新购公交客车306辆(其中大型新能源公交车64辆),公交新车比例高达97.5%。8月4日,眉山市成功入选“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全国共50个城市,四川仅4个城市)。2014年,针对公交、出租、客运三个领域,推出了30项切实可行的举措,以更加强化的运输服务意识、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更加多样的服务形式、更加规范的服务管理全面改善提升了道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同时,通过12345政府热线、12328监督服务电话,眉山人论坛公交服务站、出租车服务站等服务平台,与市民互动交流,吸取建议,改进服务。
3 肩负使命不忘初心 砥砺再创交通辉煌
数据写就的过往,记载了眉山交通砥砺前进的历程。规划描绘的未来,则为眉山交通织就又一轮辉煌的蓝图。
“十三五”期间,眉山交通将以提升品质为重点,全力以赴推进综合交通“千亿大会战”,确保完成投资800亿元。
着力推进品质工程建设,实现综合交通再跨越。要建成市域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一级公路网,完成国道提档升级,推进省道提档升级,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推进航电建设。
其中,重点建设“三横六纵”高速公路网、“两横八纵六联两环”一级公路网,推进国省道提档升级。规划5条轨道、5条高速公路、9条一级公路、84个公路车道对接成都,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500公里,一级公路总里程超过600公里,国道100%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省道50%以上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尽快编制完成《眉山市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适时开展《眉山市“十三五”公路水路运输发展规划》中期调整。确保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眉山段、连汪燕铁路仁寿段完工,确保川藏铁路眉山段开工建设,加快成都地铁11号线东坡支线、成都都市经济圈环线铁路眉山段、雅眉乐铁路前期工作。确保简蒲、仁沐、成乐扩容完工,开工建设成宜高速,加快蒲井高速前期工作。确保工业大道、岷东大道、天府大道、洪雅至峨眉山旅游快速通道、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仁简快速通道、眉山城市南环线、丹蒲快速通道、S308洪雅段全面建成。确保完成2000公里以上的县乡村道改造。加快汤坝、尖子山、虎渡溪航电建设。
以创建公交都市为契机,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在创建期内(2017-2020年),积极申请在政策、资金、场站用地、公共交通建设项目等方面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支持,不断更新优化硬件设备。
至2020年,基本形成以大中运量的快速公交系统为骨架,常规公交系统为主体,社区公交和定制公交为补充,构建一体化的城际公交及城乡公交网络,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0%,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准班正点率达到90%,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达到12标台,基本建成公交都市。同时将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现有公交信息化调度的基础上,以智能化公交和人文公交为发展重点,以互联网+公交为抓手,推出掌上公交APP、NFC手机刷卡乘车、二维码支付、交通一卡通、金融IC卡、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公交大数据分析中心,为公众出行提供便捷服务,为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以促进交通稳定发展为目标,突出抓好行业管理。确保客运、公交、出租行业安全监管制度落实到位。加强对驾乘人员的安全培训及车辆日常安检,树立良好的安全行车意识,确保车辆源头安全。客运车站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管理,强化“三品”检查。稳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提升出租车营运水平,做好与网约车新政的协调发展,方便公众出行。
同时,以创建品质工程为抓手,狠抓工程质量安全关,推进工地标准化、工艺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推进“平安工地”建设,强化督查督办,加大对违规行为的信息公开力度。路政部门也将继续采取固定检测站和流动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对超限超载和抛洒滴漏车辆进行有效治理,并联合运管部门加强源头管控,最大限度地打击违法违规运输车辆,维护路产路权,保护公路安全畅通。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围绕项目发展,引进交通运输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针对人才特性进行专业培训,实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
回眸过去,眉山交通人坚持主动作为,砥砺前行,使眉山交通不断颠覆区位,改善民生,助力发展;展望未来,眉山交通人一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不断创新中勇于拼搏,再创眉山交通事业新的辉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