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连续鏖战20天的副主任医师:女儿把我借给武汉 绝对不能掉链子

新闻来源:四川日报      

更新时间:2020-02-20 10:12:02      

责任编辑:赵娜娜


  王超平:“我是一名党员,关键时刻理应冲锋在前,绝对不能掉链子。”

  2月18日晚7点,王超平走出了四川医疗队入驻的宾馆,坐上等候在宾馆门口的通勤车,很快消失在武汉的夜幕里。

  这是王超平当天第二次走出宾馆,上一次是凌晨3点。两次目的地相同——1.5公里外的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

  随着我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抵达以来,这位来自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已在武汉的病房里连续鏖战了20天。“病房重症比例增加,工作压得更紧了。”随着武汉市“应收尽收”工作的推进,更多的重症和危重症确诊病例被送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这样的定点医院,王超平感受到了明显的节奏变化。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12楼和14楼,是王超平所在医疗组负责值守的病区,共有55张床位。“重症病人的病情变化太快,可能就前后两三分钟的时间,各项指征就会掉下去。”王超平说,病房值班不能有片刻的马虎,需要医护人员紧盯每个床位的瞬息变化,“每个病床前,时刻都在经历着与死神的终极较量。”

  病房里一位31岁的高位截瘫危重症病人,让王超平印象深刻。

  氧饱和度陡降、呼吸急促、意识不清……男子病情变化太快,需要立即实施有创呼吸机支持,而医院的ICU病房已满了。

  “抓紧,床旁做气管切开!”王超平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感染风险。没有片刻犹豫,他连贯地实施了病床旁的紧急操作,男子的症状得以缓解。“才31岁,他还年轻,应该好好活下去。”王超平说。

  “说不担心,那是假的。”在被病毒包裹的一线,有太多的未知风险需要面对,也考验医务人员的强大内心。

  1月底连续两个夜班后,王超平的身体出现了状况——鼻塞流涕、咽痛、全身乏力,体温升高到37.5摄氏度。王超平把自己单独关进了房间,服用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大量饮水,并随即将身体的变化向医疗队做了汇报,避免和其他同事接触。幸运的是,次日醒来,他的体温已恢复正常,上呼吸道症状也有所减轻。

  穿上防护服,王超平又重新投入了战斗,“我是一名党员,关键时刻理应冲锋在前,绝对不能掉链子。”

  “我想对现在在病房里的人们说一声:挺住,我把我的爸爸已经借给你们了。”这是10岁女儿给王超平来信中的一句话。

  王超平说,女儿的来信,是他在武汉坚守中收获的最贴心的温暖,“孩子请放心,我们都会平安归来。”

  □记者 袁敏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