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树军 眉山网记者 万晓红
“过去,工作成绩有目共睹;未来,工作规划科学实在;目标,紧扣中心,蓝图,振奋人心;既为党员干部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又为全区人民进军‘十三五’吹响了冲锋号。”1月18—19日,彭山区召开一届党代会二次会议。针对该区过去的工作和未来的奋斗目标,党代表们赞声一片。
代表们的赞声,源于彭山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
一年一份担当。过去一年,彭山不辱使命,牢记责任与担当,抢抓“四大机遇”,坚持“品质发展”,推进“四城”建设,圆满完成了预定目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24亿元,增长10.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9%,增速全市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9%;全社会固投实现199亿元,增长13.4%,增速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增速全市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3.6亿元,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25889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2378元,增长10%。城镇化率提高1.99个百分点。深化农村改革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受肯定。成功跻身全国“两权”融资试点县,全省唯一。
过去一年,彭山践行“三严三实”,抓班子、带队伍,真谋实干卓有成效。坚持从严治党,压实“两个责任”,在全市率先开展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工作试点,全面推行“三张清单”制度,在108个村(社区)建立廉情监督委员会。创新“融合引领型”党建体系,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在彭山召开,村级组织“四晒”工作法全国推广。鲜明“忠诚、担当、有为、干净”好干部标准,制定干部管理负面清单365项,公务员日常考核试点受到国家公务员局肯定。
过去一年,彭山圆满完成“十二五”收官,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65.25亿元增加到124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76.86亿元增加到199亿元,是2010年的2.6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23亿元增加到13.6亿元,翻了2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4325元增加到25889元,是2010年的1.8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335元增加到12378元,是2010年的1.95倍;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
五年担当五年辉煌。五年来,彭山聚精会神抓党建成为全国标杆,成为党的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组部联系点,荣获“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十佳先进县委”,承担全国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换届选举试点,受到上级领导批示肯定。
五年来,彭山一心一意谋发展,跻身全省一流。经济综合评价全省排名提升14位,获得“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表彰。主动作为创一流打开全新局面,顺利完成撤县建区,成功列入国家级天府新区,跻身全国第二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两权”融资试点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成功创建全国平安畅通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荣获省级以上荣誉100余项。
五年来,彭山以人为本惠民生赢得人民拥护。财政对民生工程累计支出70亿元,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合格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完成区人民医院升级迁建,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1.52万人,城乡养老保险、医保、低保等实现应保尽保,创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双拥模范区”。
成绩已成过去,未来尚须努力。跨入“十三五”,彭山又绘制了建设彭山的新目标。
未来五年,彭山将坚持从严治党、依法治区,坚定“品质发展”核心理念,保持担当奋进、冲刺跨越工作状态,积极捕捉改革机遇和红利,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推动“四城”建设新跨越。
实施脱贫攻坚8大工程,确保扶真贫、真扶贫,不丢一户、不漏一人,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贫困村“摘帽”和贫困人口脱贫。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到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2倍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0亿,城镇化率达到60%,城乡居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建成开放合作、创新创业、改革攻坚、品质发展、全面小康5个示范区。
新的五年、新的征程、新的希望,为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品质发展,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彭山已吹响冲锋号,踏上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