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记者 熊莉 文/图

丈夫推小琴出门散心。

每顿饭都要辜花群一口一口地喂。
核心提示
仁寿县始建镇通江村有一位残疾人叫辜花群,自己无子女,却把捡来的孩子张小琴当宝贝。不料,孩子患有脑瘫,吃喝拉撒全靠有人服侍,16年来,她和丈夫张其林不离不弃。小琴四岁的时候,夫妻俩又偶遇出生几天就被遗弃的女婴,一番心理挣扎后,夫妻二人又将孩子抱回了家,虽然日子更拮据,可辜花群却说:“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好好爱她们。”
人物介绍
姓名:辜花群 张其林 年龄:60岁 来自:仁寿县始建镇通江村3组
张其林
年龄:60岁
来自:仁寿县始建镇通江村3组
【不幸】 好心捡来的孩子患脑瘫
辜花群患有小儿麻痹症,一只脚肿大变形,连袜子和鞋子都无法穿上,多年来,她一直是用脚背在行走,一瘸一拐。大女儿是脑瘫患者,辜花群16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她。
丈夫张其林回忆16年前捡回孩子的情形,还是禁不住笑起来。夫妻俩省吃俭用,给孩子买奶粉、买新衣,这个残疾家庭,因为孩子的到来而变得有了希望,夫妻俩给孩子取名张小琴,希望她健康快乐成长。
但好景不长,看到同村同龄孩子都能活蹦乱跳了,可小琴却反应迟缓,两岁了还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小琴患有先天残疾,医院确诊为脑瘫。这个消息简直是晴天霹雳,让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一时无法接受。
邻居们劝辜花群放弃。可辜花群实在狠不下心。
“小琴的亲生父母抛弃了她,又患有脑瘫,如果我再抛弃她,那就等于把她往死路上送。”辜花群说,“让我们相依为命”。
每天,辜花群要给孩子穿衣服、洗脸,给她喂饭,端屎倒尿……可以说,辜花群的生活就是天天围着她转,白天害怕她从轮椅上摔下来,所以要一直守着,晚上害怕她从床上滚下来,一晚上要起来看好几次。16年了,辜花群一步也没离开过小琴。
邻居说起辜花群也是连连称赞,可小琴如今仍连“妈妈”都不会叫。
3月8日,记者来到辜花群家时已是上午10点半,小琴开始咿咿呀呀,往厨房的方向指。“她是饿了。”辜花群一边说,一边一瘸一拐地去端饭菜。一些自己腌制的盐菜,和一盆白水煮的青菜,辜花群给小琴系了个围裙,用勺子一口饭一口菜地喂小琴,不时还要给小琴擦嘴。
“辜花群这人心地善良,总让孩子先吃。”邻居说起辜花群也禁不住抹眼泪。
【希望】 收养二女儿感到欣慰
小琴4岁时,辜花群又在路边捡到一个弃婴。“到底要不要捡回家?”辜花群和丈夫内心挣扎着,他们当时的家庭条件,供养小琴已很费力,再供养一个,只会让家庭雪上加霜。
邻居都劝辜花群,让她别去管闲事,可辜花群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实在不忍心放回去。
从此,辜花群的生活更艰苦了,丈夫外出打工,各种脏活累活都捡着做,好几年过年都没回家,辜花群带着小琴和羚玮两个小孩,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她自身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有时看到她抱一个,背一个,还要去做饭、洗衣,操持家务,简直太苦了。”领居们都主动跑来帮辜花群带孩子,给辜花群家送衣服、送菜。看着小女儿健康成长,辜花群倍感欣慰。
亲戚们不忍心看到辜花群如此艰难,劝张其林就在家附近打点零工。张其林回家后与辜花群一起照顾脑瘫的小琴。
“小女儿已经上六年级了,会越来越好的。”辜花群欣慰的是捡到的二女儿是健康的,看着两个女儿一天天成长,辜花群说,她累并快乐着。
【无悔】 勤劳的夫妻甘愿付出
如今,辜花群和张其林都已经60岁。“一直都有政府和好心人照顾我们,我们也想能自立。”张其林说,他自己还能劳动,只是实际情况摆在面前,不能外出务工,于是想着在家里搞些养殖,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都60岁的人了,还积极得很,只要周围有活干,他都要去。”村里的陈会计介绍,平时张其林早早地起床,给小琴穿好衣服,抱出来固定在轮椅上后,就在村子周围找活干,有时几十块钱一整天,他连饭都不舍得在外吃一口,饿着肚子回家吃晚饭。
“我没关系,只要孩子们好好的,我做什么都值得。”张其林从没抱怨过,但谈到孩子们的将来,张其林忍不住落泪了。“要是我不在了,谁来照顾她们?”张其林常常因发愁睡不着觉。
日子一天天过,辜花群和丈夫早就把姐妹俩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采访手记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自身都有残疾的辜花群和丈夫要去收养两个孩子,认为这样做太不可思议了,记者也曾问过夫妻俩,到底怎么想的。辜花群的回答只有一句“这是命中注定的”。在她看来,自己遇到了就要好好去做,所以他们坚持着,从未抱怨。我们常说,做好人难,做一辈子好人更难,辜花群和丈夫做到了,他们把自己最美的爱都给了两个与自己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孩子,他们是了不起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