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大小事,枝叶总关情。2016,全市各地各级突出“基本民生、底线民生、品质民生”,扎扎实实解民忧、纾民困,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收获满满。
眉山日报社全媒体中心特别推出“温暖2016-民生故事”特别策划,眉山网记者新春将走进基层一线,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民生故事,记录老百姓身边的喜人变化……也欢迎各位网友拿起你的手机与我们一起,以视频、以图片、以文字记录下你身边普通人更多民生故事、民生感悟,我们将陆续摘登编发。2017年,我们将与你一起,一如既往,用心聆听,忠实记录,写下更多有温度的民生故事。
“温暖2016—民生故事”系列报道(一)
姚良俊:眉山这一家贫困户是这样脱贫的……
眉山网记者 曹宇恒 辜嘉伟 文/图
1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仁寿县龙正镇石顶村,贫困户姚良俊正挑着包谷籽儿快步向后山走去,在后山,有2000只鸡正等着他喂食。在一年前,这位养鸡大户还是村里一位“双无”贫困户——无居住房、无收入来源。
姚良俊,44岁,曾与妻子在外地打零工,在打工期间妻子离他而去,受到打击的他于2014年回到老家。家中房屋早年垮塌,回到老家后姚良俊不得不借宿在哥哥家,一直处于待业状态。
“在了解到姚良俊的具体情况后,村里扶贫工作组将他纳入了扶贫范围。”石顶村第一书记冷劲涛说,不仅有政策兜底,村里还根据姚良俊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专门的帮扶措施——养鸡。
没有养殖经验的姚良俊在领到了村里下发的第一批鸡苗后就遇到了困难,疫苗的选取、鸡苗的饲养环境等难题让姚良俊发愁。不仅姚良俊有这样的难题,石顶村其他贫困户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在部分贫困户反映问题后,村里联系了仁寿县畜牧局的技术人员走家入户的对贫困户进行了养殖方面的指导。不仅如此,技术人员还与贫困户建立了“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联系,保证了问题能够得到立即反映、尽快解决。
政策帮扶是支撑,贫困户用心经营才是脱贫关键。自从养上了鸡苗后,姚良俊整天起早贪黑。一开始鸡栏周围没有饲料和自来水,姚良俊就一旦旦的从山下往山上挑,一直持续了大半年。姚良俊的第一批鸡苗一共200余只,养了7个多月后全部卖出,每一只利润在30-40元之间。
通过养殖收获自己脱贫的第一桶金后,2016年下半年,姚良俊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并尝试成立“养鸡合作社”。在得知姚良俊有扩大养殖的想法后,村第一书记冷劲涛将情况反映给了龙正镇党委、党政府,在镇党委、党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姚良俊通过贷款筹集资金十万余元,扩大了自己的养殖规模。有了政策的支持,让姚良俊脱贫致富越来越有信心。现在鸡栏扩建了,供鸡饮水的装置也修好了。如今姚良俊的鸡栏里有两千多只鸡,卖得好一个月能够卖出500余只,2016年靠养鸡就挣了4万余元。
不仅仅是姚良俊,石顶村4户规模养鸡贫困户在政策的带动下户均获利增收3万余元;12户养猪贫困户的青猪已育肥售卖,户均增收8000元;9户养羊贫困户的母羊共产下羊羔18只,长势良好。姚良俊作为养殖脱贫带头人,自己发展林下养鸡,还成立合作社并注册了商标。如今石顶村的养殖产业实行“线上+线下”销售模式,2016年以来饲养销售生态鸡近2000只,生态鸡蛋1.1万枚获利近5万元。目前已带动了周边14户群众加入了养殖合作社。
新年愿望
对于未来,姚良俊有着自己的憧憬:利用自己的养鸡规模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养鸡脱贫致富。“人不能忘本,我是在好的扶贫政策下脱贫的,如今我要肩负起帮助村民一起脱贫的责任,下一步我会继续扩大规模,把‘养鸡合作社’做好,让村民在我的带动下一起脱贫。”姚良俊在自己鸡栏前笑着说。
决战“1593”战略 全市“脱贫攻坚”数据看这里!
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就没有眉山的全面小康;没有贫困村的发展,就没有眉山的全面发展。决战扶贫攻坚,是一场贯彻中央省委决策、攸关贫困群众福祉、体现党员干部担当的政治仗、民心仗、决心仗。
为确保打赢这场扶贫攻坚硬仗,眉山市立足实际,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决战“1593”的扶贫攻坚战略,即一个目标、“五个一批”减贫行动、“九大领域”脱贫工程、三大保障。通过实施“1593”扶贫攻坚战略,五年来,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初的27.4万人减少到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7.66%下降到4.4%;省、市级贫困村从316个减少到30个;全市一半以上区县基本消除绝对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