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7-04-06 16:21:09
责任编辑:
“双向评价”脱贫新思路助力东坡区拔“穷根”
眉山网记者 殷勇
“精准扶贫就是要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的问题。”近日,东坡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四个问题是实现精准扶贫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
要实现精准扶贫和如期脱贫,一方面,扶贫工作要牵“牛鼻子”,了解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需要什么,然后因地施策、精准帮扶。另一方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调动贫困人口的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关键。扶贫工作和贫困人口实现双向互动,才能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此,今年以来,东坡区创新工作机制,在帮扶干部和贫困户间开展“双向评价”,通过“两轮驱动”,真正激发贫困户(脱贫主体)和帮扶干部(工作主体)双方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助力脱贫攻坚。
一直以来,从上到下的各项脱贫攻坚评价体系中都有贫困户对帮扶干部的满意度测评,但没有帮扶干部对贫困户的评价。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一直扮演着推着贫困户奔小康的角色,由此出现了个别贫困户主动性不强、参与度不高、不愿脱贫不想脱贫,甚至个别已达标的贫困户将“确认”脱贫退出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针对这一症结,东坡区对症下药,在脱贫攻坚中创造性提出“教育引导帮扶一批”,并将其具体化,实施“两轮驱动”,开展“双向评价”。
据了解,该区的双向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贫困户评价帮扶干部(工作主体),评价内容包括帮护干部是否与贫困户经常性见面,是否因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帮扶措施,是否有帮扶成效等;二是帮扶干部、村组干部、村民代表评价贫困户(脱贫主体),包括贫困户是否有“等靠要”思想,是否主动实施帮扶项目,是否主动就业、家庭环境卫生是否干净整洁等。贫困户与帮扶干部按照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的原则,互相打分、评级。“双向评价”每半年进行一次,上半年在7月上旬进行,下半年在12月下旬进行。
评价结果将在乡镇、村和媒体上进行公示。对评价结果为差的帮扶干部,须向驻村工作组述职,连续两次评价结果为差的帮扶干部,年度内不得参加任何评先选优。对贫困户评价结果,在帮扶项目上实行差异化帮扶,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同等条件下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评价结果为差的,酌情调低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年终评选勤劳致富、感恩奋进的先进典型200名,该区区委、区政府一次性奖励3000元/名,弘扬“脱贫光荣,安贫可耻”的良好氛围。
“实‘施两轮驱动’,开展‘双向评价’,将有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的落实,杜绝帮扶干部‘挂名’、‘走读’现象,同时着力解决个别贫困群众不愿自主脱贫的情况,提高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减少‘等靠要’,杜绝养懒汉。”东坡区相关负责人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