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苏东坡故乡:“非遗讲堂”丰富儿童暑假生活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8-08-04 15:39:08      

责任编辑:郑顺


    新华社成都8月4日电(记者陈健)“这是手工拉坯,接下来还有手工刻花、素胎上釉、入窑烧制等很多环节。”讲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仁寿陶艺”传承人蔡中云边讲边示范。讲台下,一群十来岁的孩子们听得入迷,有的还在笔记本上记下要点。

1.jpg

  这是3日四川省眉山市图书馆喆雅书坊分馆“眉山非遗讲堂”上的一幕。暑假期间,像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堂,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丰富了儿童的暑假生活。

  眉山古称眉州,是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的故乡,当地至今保留着的三苏祠,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故居。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眉山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到青少年儿童的喜爱。

  今年暑假,“苏东坡传说”“剪纸艺术”“仁寿陶艺”等内容丰富的非遗讲堂,已经举办了十余期。

2.jpg

  李晓苹是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特聘副馆长,在博物馆讲了15年的苏东坡故事,她极富感染力的讲解在游客当中很有名气。如今,苏东坡故事被眉山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讲堂上,李晓苹通过“说、唱、演、译”的方式,把苏东坡诗词“翻译”成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讲解苏东坡传说。

  “老师讲得太有趣了!我明天就想去三苏祠,再了解了解苏东坡的故事。”来听非遗讲堂的陈冠羽小朋友说。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

  在非遗讲堂上,东坡小学美术组组长杨芬老师用剪刀在折纸上“咔嚓”几下,再把纸摊开,一幅精美的“剪纸画”就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引得孩子们惊叹连连。

3.jpg

  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宇说:“举办非遗讲堂,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守望精神家园,传承珍贵文脉。”

4.jpg

  有300多万人口的眉山市,是四川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过去一到暑假,一些青少年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难免沉溺于网络、电玩。非遗讲堂开办以来,陪着孩子来“听课”的家长多了,沉溺电玩的孩子少了。

  “非遗讲堂每一场都是座无虚席,掌声连连。非遗传承人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在润物无声之中,给孩子们上了生动而精彩的一课。”杨宇说。(完)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