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产业同链助力经济腾飞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7-31 13:19:26

责任编辑:何海娟


  产业是一个区域走向繁荣的核心推动力,成眉同城化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产业协同发展、集群发展、错位发展。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通过了《中共眉山市委关于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 全面推动眉山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精准培育“3135”产业,全面融入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和16个重点领域,强化产业对接,紧盯成都“南拓”“东进”战略,有重点、成配套承接成都高端产业,并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不断招大引强,全面加快推进成眉产业同城化的步伐。

  截至6月底,在建、竣工和储备的成眉合作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78个,总投资达865.8亿元。

  协同发展

  成眉产业结硕果

  强化交流,合作才能更加广阔和深入。2018年12月,成都市委组织开展成都企业眉山行活动,签约合作协议23项,协议投资金额约120亿元。

航拍建设中的川港合作示范园一角。

  航拍建设中的川港合作示范园一角。

  2019年,举办“2019成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同城发展对接会”,签订“成眉新材料中试孵化基地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明确在金象化工产业园区打造“成眉(先进非金属)新材料中试孵化基地”,在甘眉工业园区新建“成眉(先进金属)新材料中试孵化基地”。举办“2019眉山(成都)生物医药产业推介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7个,协议投资金额36亿元。通威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在我市开工建设,成都方大炭素一期2.5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特种石墨项目正式通电运行。

  今年1月,成都农交所眉山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挂牌;5月,《天府新区成都—眉山交界地带融合发展方案》《新津—彭山交界地带融合发展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指出,将开展“总部+基地”产业合作,共建共享企业产品目录,协同共建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协作带;依托奥特莱斯商圈、恒大童世界、江口古镇等文旅项目,建设新津—彭山岷江文旅产业发展带,合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今年上半年,成眉还共同打造“工业政企互通供需对接平台”,切实帮助企业加强上下游对接合作,精准解决企业用工、融资、产品配套、技术合作等问题,稳步推进企业满产达产。联合发布能力需求清单,涉及成都市轨道交通、汽车、医药健康产业和眉山市53家企业。以成都市14个产业生态圈为载体,启动工业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编制和产业联盟创建。联合召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线上线下融资对接会,会上眉山市融资项目签约83.1亿元,居“成德眉资”四市第一。

  同时,我市积极主动作为,对标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和16个重点领域发展目标,加强对接,细化重点产业布局、产业链配套、创新研发等。同时,积极参与制定成眉乐光伏产业带规划,打造成眉乐光伏产业协作体。

  频繁的交流,让成眉产业链不断延伸。截至6月底,两市先后组织600余户企业开展成眉新能源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绿色化工等系列产业对接活动,促成了一批项目合作、落地。在建、竣工和储备的成眉合作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78个,总投资865.8亿元。

  锁定目标

  全力以赴再突破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要求“推进成德、成眉、成资同城化突破”。省委主要领导莅眉调研时强调,“成眉同城化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眉山要争取成为‘一干多支’中的一条‘亮支’,并不断发展起来自然而然融入成都。”

  要求既是目标,必须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为此,我市将继续突出产业同链,建设大都市区产业集聚区。

  “眉山将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着力做大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瞄准成都这个大市场,以‘无公害、绿色、有机’为发展方向,引进日本、以色列、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技术,壮大泡菜、竹、柑橘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做强现代智能制造业,突出与成都补链、扩链、强链,大力培育“3135”产业集群,即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及食品加工3个千亿产业和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精细化工、医药3个500亿产业;做优高端现代服务业。重点围绕文化旅游、康养服务、科教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依托中英、中瑞、中法、中日、中美以及港台合作的一系列重大项目,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度假、医疗康养、文化创意、高端教育“四个基地”。

  “目前眉山产业发展机遇重重,要落实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同城化发展的各项工作安排和相关会议精神,加强沟通对接,抓住成都东部新区和天府国际机场规划建设机遇,推进眉山东部新城及相关区域与成资临空经济区一体规划、一体发展,助力打造形成千亿级临空经济产业带,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全力加快同城化发展。”上述负责人说。

  【新闻链接】

  德阳:成德产业协同发展步入“快车道”

  成都、德阳“一衣带水”。坚持以成德同城为重点,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贯彻落实“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德阳市全面融入成都主干发展,全面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一个产业突出,一个基础牢固,“研发在成都、生产制造在德阳”呼之欲出。

  去年,《成德工业同城化发展规划(2019-2022年)》发布,两市工业互补发展、主导产业横向错位分工思路得以明确。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共同构建跨区域的产业生态圈定位,成为两市共识。

  此次提请审议的方案,再次将加强产业协作,共建都市圈产业集群体系,打造融入全球新能级,推进“三区三带”协作先行,共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共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共建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食品饮料千亿级产业集群,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共建智能制造和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加快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德阳经开区等产业功能区,共同培育临港轨道交通制造、通航制造、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

  从2013年合作共建的成德工业园,到全面对接成都“东进”战略更名“凯州新城”,实现再造一个产业德阳目标,成德两地协同共建产业园发展迎来春天,即将承载更多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成都经开区与德阳经开区已签订《中国大车都成德配套产业园合作协议》,德阳将差异化承接汽车整车转移项目,配套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凯州新城将作为项目落地载体,成德两地共同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汽车产业集群。目前,德阳已承接成都产业转移企业79家,项目总投资214亿元,涉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

  在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成德两地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配套合作。如装备制造领域,东方电气为国家电投集团四川电力有限公司、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电力企业提供电力设备配套等,形成“总部研发在成都、生产制造在德阳”的协同格局。

  发展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今年,德阳大力实施“强链育群”行动,抓企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抓产品创新优化供应链、抓产业融合提升价值链,通过铸链招商、“存量找增量”“嫁接裂变”等举措,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全市区域内产业协同配套率达40%、居全省第二。目前已形成1000亿级装备制造集群,到2022年将打造1000亿级产业集群3个。

  与川大合作共建四川大学德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15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与西南石油大学在油气钻采、化工等领域开展合作;将建设总投资8亿元的“电子科技大学什邡校区(一期)”、总投资1.5亿元的“凯达门业金属门窗生产基地扩能技改项目(四期)”、总投资20亿元的“中金众联(凯州)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联东U谷·德阳高新区国际企业港项目”……产业集聚,抱团发展,成德产业协同发展步入“快车道”,未来必将更加可期。

  资阳:聚力打造成资优势产业集聚区

  当前,资阳市正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推进成资同城化发展的关键抓手,聚力成资优势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做好“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篇大文章,科学谋划推动新时代资阳高质量发展。

  从2019年1月“天府通·成资通”卡正式向群众发售,到今年1月中共资阳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成资同城化为引领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再到今年7月中共资阳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成资同城化战略支撑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近两年来,资阳市充分利用西迎成都、东接重庆的“双门户”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同城化产业生态圈,三大产业在成资同城化发展中实现率先突破发展,引领同城化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工业挑大梁”作用,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纺织鞋服5大优势产业和口腔装备材料、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全力以赴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户数达到242户。

  筑起服务业发展高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健康医养等服务业,引导发展“宅经济”,新建一批区域电商平台,全力稳定消费市场。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启动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大春粮食扩面增产,农旅融合示范点建设初见成效。

  “围绕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坚持成资同城化战略支撑,建设‘以门户枢纽为核心,以临空经济、公园城市为特色,引领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同城化率先突破区’……”中共资阳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就资阳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出战略部署。

  资阳作为全省唯一直接连接成渝“双核”的城市,既属于“主干”“核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主轴”。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发展机遇,该如何加快建设成为引领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同城化率先突破区?“坚持共建产业生态圈,规划建设10个产业生态圈和18个产业功能区,谋划实施73个产业同城化项目,轨道交通、医药健康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融合成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建设临空经济高地。”审时度势后,资阳市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