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产业旺 品牌亮 乡村振兴有保障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1-01-28 15:27:42

责任编辑:周刚


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竹里巷子游人如织,“青神竹编”带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本报记者 古良驹 摄



仁寿县怀仁街道利林社区发展莲藕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本报记者 郭侨 摄


葡萄已成为彭山区的主打产业。盛晓波 摄(资料图片)


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的养羊专业户勤劳致富。本报记者 向哲 摄


村民挑起“幸福果”。(资料图片)


东坡区稻田养殖户正在喂鸭子。 侯建明 摄


仁寿县文宫镇枇杷丰收。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本报记者 郭侨 摄


洪雅县止戈镇前锋村着力做好茶产业。 张锐红 摄


东坡区的连片稻田。杜学丽 摄


青神县西龙镇万沟村的茶园。 本报记者 古良驹 摄


丹棱桔橙已经成为全国文明的品牌。(资料图片)


产业找对头,小康有奔头。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之基,从“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帮助贫困群众真正摘“穷帽”。

眉山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明确产业扶贫重点、拓宽产业扶贫途径、细化产业扶贫措施、夯实产业扶贫保障,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特色产业扶贫新模式,真正构建起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探索出一条具有眉山特色的产业扶贫、减贫、脱贫之路。

放眼全市,“眉山春橘”“丹棱桔橙”“青神椪柑”等品牌广受好评;东坡泡菜、彭山葡萄、仁寿枇杷、洪雅茶叶等助力“味在眉山”千亿产业强势发展;稻田鱼、林下鸡、生态猪、肉羊、肉牛等养殖业蓬勃发展;围绕产业发展而产生的“旅游+”“互联网+”新业态、新方式、新机制……无一不体现了产业富民取得的丰硕成果。

产业兴旺集聚的活力必将为全市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澎湃持久动力。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