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1-06-29 10:45:51
责任编辑:任枫枫
集体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唱支山歌给党听》。
《撸起袖子加油干》。
《过雪山草地》。
《我们走在大路上》。
《辉煌眉山谱新篇》
《在灿烂的阳光下》
《编》。
《在希望的田野上》。
《山歌唱得亲人来》。
《绣红旗》。
《天耀中华》。
演出现场,观众热情喝彩
100年前,仿如一道曙光划破夜空,闪耀在东方——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回望建党百年辉煌路,无数砥砺奋进的党的故事树立了一座座历史丰碑,造就了我们如今勃勃生机、繁荣昌盛的国家,引领着我们怀揣赤诚一心向党,昂首阔步,劈波斩浪,勇攀高峰。
6月28日晚,“百年正青春 红心永向党”——眉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在市会议中心举行,热情洋溢的眉山儿女载歌载舞,用一场恢弘盛大的文艺演出,表达了对党的深情祝福。
“‘眉山演,演眉山’,本次演出的所有节目都是由清一色的眉山团队献上,在眉山同等规格的演出中属首次。”晚会执行导演刘戈介绍,本次演出有参加过国家、省级文艺赛事的精品节目,也有量身打造的原创节目,包含表演唱、情景诗朗诵、舞蹈、流行歌舞、音乐说唱等表演形式,是我市近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文艺盛会。
在《唱支山歌给党听》深情款款的旋律中,演出拉开了序幕。“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伴随着灯光逐渐亮起,来自各区县的老、中、青三代人共同献唱。童声合唱随后汇入,一同演唱《在灿烂阳光下》,唱响永远跟党走、担当新使命、阔步新征程的昂扬旋律,既是薪火传承的一种表达,也是对“同声咏唱 同心向党”活动的集中展示。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漫天风雪的舞台视听效果中,红军战士一次次被风雪吹倒,但手握的明灯始终照耀着他们前行。终于金光照耀,豪壮的歌声响起,红军战士团聚在一起,高举明灯,用血肉之躯铸成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情景表演唱《过雪山草地》,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深深震撼了现场观众。
情景诗朗诵《百年党史英烈颂》(节选)、舞蹈与组合唱《绣红旗》,重温了李大钊、方志敏和江姐的革命岁月,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追思。“组诗呈现的这几位革命英烈都是党的好儿女,他们被俘后,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用生命捍卫了庄严的入党誓词——永不叛党!”提起创作组诗《百年党史英烈颂》的感受,眉山籍作家刘川眉仍心潮澎湃。
通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革命道路,中华大地迎来了新的曙光,迈向了建设发展的新征程。后续演出也为现场观众翻开了新的篇章。
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身着工装的男演员和手持麦穗的女演员奔上舞台,表演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在希望的田野上》将劳动人民建设发展祖国的火热场景呈现在舞台上,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田野里遍布希望的绿色和大江南北生机盎然的景象。
春雷惊醒了长城内外,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春潮涌动的中华大地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情景舞蹈及表演唱《春天的故事》《天耀中华》表现了党的恩泽感天动地,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赞颂了祖国的建设发展,接着展现眉山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表演唱《山歌唱得亲人来》以瓦屋山山歌和青羌民族文化为元素,唱出了眉州大地旖旎的风光,展开了乡村振兴的优美画卷。舞蹈《编》艺术再现了青神竹编工艺,表现了眉山儿女用勤劳的双手编织出幸福生活。流行歌舞《穿越眉州》唱出了厚重的文化、绚丽的美景、诱人的美食,诠释了东坡文化浸润千年的眉山,已成为美名远扬、人人向往的“网红打卡地”。表演唱《撸起袖子加油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仁寿“抬工号子”和原生态民歌、劳动号子完美结合,表现出眉山儿女不畏困难、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音乐说唱《辉煌眉山谱新篇》以动感的节奏、激昂的歌声、铿锵的说唱、活力的舞蹈表演,注解我市建设“生态城、文化城、活力城”的辉煌成就。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旋律高亢的歌舞《不忘初心》深情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命题,讴歌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百年历程,展现了历经奋斗的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演出现场的气氛此刻被推向高潮,身着五彩服饰的全体演员涌上舞台。随着旋律响起,现场观众纷纷起立,挥舞着手中的党旗,和舞台上热情洋溢的演员们一道,将澎湃的心潮注入歌声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光荣与辉煌,激情与梦想,伴随着歌声掌声欢呼声,在眉山的夜空中久久回荡……
“看了今晚的表演我感到很震撼,很多节目让我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艰辛。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立足自己的岗位,把每一件平凡小事做好。”观众廖小莉感慨道。
观众杨华看了演出之后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个眉山人,见证了眉山跨越式的发展。在建党百年之际,祝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
本版图片由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槐 雷同 摄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