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听川军将领后代 讲述川军抗战故事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9-16 15:25:43

责任编辑:陈敏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爱国主义进校园 

听川军将领后代 讲述川军抗战故事

眉山网记者 罗端 文/图

 res01_attpic_brief.jpg

参加活动的抗战老兵。

 res04_attpic_brief.jpg

何允中讲述川军抗战故事。

 res07_attpic_brief.jpg

抗战老兵刘守阵小提琴演奏《我和我的祖国》。

 res10_attpic_brief.jpg

川军抗战故事之“死字旗”。 

  【人物名片】

  何煋荣生于1910年,仁寿人,1935年黄埔军校洛阳分校第三期毕业,先后参加了山西娘子关战役、山东藤县战役及武汉保卫战,历任中校军校教官、副团长、上校团长及师参谋长、集团军少将参谋处长及高参。1981年因病去世。

  何允中,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后代联工委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川军抗战史研究专家、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1944年出生于四川仁寿县,曾就职于四川省地质调查院。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他停薪留职从事川军抗战史研究。目前,出版有12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抗日战争中的川军》;作为撰稿人与四川电视台合作完成了2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国仗——川军抗战实录》,并荣获2014年“四川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有多篇抗战研究文章、访谈在中央、地方等媒体上发表。同时,他还应邀成为四川省政协抗战文献汇编特约编辑,在四川省图书馆巴蜀讲坛及省内外多地开展十余次川军抗战系列讲座。

  9月12日下午,由东坡区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共青团东坡区委、四川工商学院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爱国主义进校园”活动举行。

  活动中,川军抗日将领何煋荣之子何允中,以“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珍爱和平、放眼未来”为主题,向四川工商学院2800名大一新生讲述了抗日战争中川军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何允中是仁寿县人,父亲何煋荣,是当时第22集团军41军124师的一位团长,在山西娘子关,他带领抗日军队,克服恶劣的天气、险要的地势,与日寇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杀。

  何允中从川军战士王建堂出川抗战前由其父亲王者诚赠送的“死字旗”讲起。82年前的一天,安县青年王建堂在上战场前,其父给了他一面写着硕大“死”字的旗帜。“伤时拭血,死后裹尸。勇往直前,勿忘本分!”这是王者诚对儿子最后的叮嘱。于是,王建堂身背“死字旗”,和其他热血川人一道,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抗日征程。

  讲座中,何允中还讲到了“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刘湘遗嘱、抗日将领李家钰将军的故事以及百岁老兵陈海才的东阳关作战历史等,众多抗战史实绘影绘声、历历在目,每到精彩处,现场就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讲座开始前,嘉宾代表配乐朗诵了诗人刘燕君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4周年而作的长诗——《从明城墙下走过》。讲座结束后,抗战老兵刘守阵、四川工商学院合唱团领唱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活动还邀请了五名抗战老兵、“死字旗”的后人王烈勋参加。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