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潘杰:文玩界的“青年大V”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8-07 09:12:18      

责任编辑:


潘杰给蜜蜡打孔。(由本人提供)

精工苹果圆白蜡珠:白蜡珠由一整块白蜡原料打磨而成,配以绿色松石、红色珊瑚、白色纯银等材质的物件,整串珠子将藏族文化风格、汉文化雕刻工艺结合在一起,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金包蜜佛像:该作品外围部分是琥珀,中间的弥勒佛由蜜蜡制成,弥勒佛脸部光滑、腹部圆润,作品底部保留了材质天然形成的红色,整个作品流光溢彩。

王勇大官帽:该文玩核桃整个看起来像一顶官帽,因其最早由涞水县西安庄村民王勇引进并培育,故得名王勇官帽。又因上面的纹路酷似吉祥兽麒麟的鳞片,又被称为麒麟纹大官帽。

眉山网记者 肖倩 文/图

潘杰今年28岁,手里常拿着两个核桃把玩,朋友圈不见更新美食美景美女,而是茶道、书画、文玩串珠……除了每周到健身房“举铁”,他的生活似乎与年轻人毫无关系。

然而,假如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看出,虽然他的爱好像老头,手机却常常不离手。有朋友好奇地问他,为何总拿着手机?“与粉丝互动呗!”潘杰答道。记者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才是潘杰真正的文玩天地。

100万粉丝组成的朋友圈

潘杰玩文玩不过短短3年,就在网络文玩圈颇有影响。在某社交媒体,他有100多万粉丝。这些粉丝十分相信他的判断,他对文玩市场的预测深得他们的认可。

年轻人喜欢通过网络与人交流。最初,潘杰只是在网络上分享自己对文玩的看法,与人讨论玩文玩的心得体会,这样就结识了最初的一批网友。随着他文玩知识的丰富、鉴赏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文玩玩家关注了他。“我乐意与人分享、探讨,借助宣传文玩知识,吸引更多人来了解传统文化。”潘杰说。

2013年,有八位北方的文玩玩家迫切地想要见见潘杰,这样一位年轻人让他们很感兴趣,想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一次会面。

潘杰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带他们去看了眉山的金丝楠木,又陪同他们参观了三苏祠、柳江古镇、老峨山等景点,色香味俱全的眉山菜更是让他们赞不绝口。潘杰和这八位玩家一起谈笑风生,聊起文玩来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他们回去后,恋恋不忘眉山菜的好味道,还发信息让潘杰给他们寄去了藤椒、豆瓣酱、泡菜等眉山特产。

“100万人关注我,这些人就组成了我的朋友圈,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生活就充满了无数快乐和可能。”潘杰说。

爱上传统文化

踏入文玩领域

潘杰的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身边也没有文玩界的前辈引导,喜欢上文玩完全是他自发自主的行为。

小时候,潘杰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眉山是优质乌木产地,这引起了他的好奇。他翻阅大量书籍了解乌木,成年后,开始接触到乌木和乌木文玩作品。大学毕业后,原本愤青的他渐渐成熟,对传统文化越来越认同,开始爱上茶道、文玩这些传统文化符号。

刚毕业那会儿,潘杰的时间比较充裕,喜欢自己动手制作文玩。最初,他只购买了一台水磨机就开干。第一次动手,虽然成品做工粗糙,但潘杰激动不已。

后来,他又相继购买了电磨机、雕刻机、台磨机等效率更高的工具,动手制作的热情更高。他在网上下载喜欢的纹样,仔细研究其中的雕刻技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文玩作品。

动手的次数多了,潘杰对各类文玩材质熟悉了起来,文玩鉴赏水平也就越来越高。“很多材料从外观看很难辨别真伪、优劣,一旦下手打磨,其差距就会了然于心。”潘杰说,目前,小叶紫檀市场上假货泛滥,因为其和赞比亚血檀很相似,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就用赞比亚血檀冒充小叶紫檀,获取高额利润。

给同龄人的一点建议

“文玩市场水太深,假货横行,一不小心就会中招。”虽然已经在文玩界有不小的影响力,但潘杰也曾有过被欺骗的经历。

大约2年前,有个文玩商家抱着学习的姿态,从网络走到现实,与潘杰接触,这位商家健谈、为人热情,很快就与潘杰熟识了。某天,该商家向潘杰推介一款文玩核桃。据该商家介绍,这款文玩核桃出自某手工大师之手,既然大家是朋友,他决定以成本价卖给潘杰,出于对朋友的信任,潘杰在未仔细鉴别的情况下付了款。

等将购得的文玩核桃拿回家细细把玩,他才发现其中藏有猫腻。这款文玩核桃雕刻线条生硬,机器痕迹非常明显。“文玩爱好者肯定要‘吃药’,吃几次药过后,才会成长起来。”据潘杰介绍,“吃药”是文玩界的行话,就是被骗的意思。

经此一事,潘杰对朋友的选择更加严谨,喝酒打牌的邀约他更少参加。在他看来,玩文玩是一件风雅之事,不该沾染太多俗世的烟火气。文玩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开启智慧,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处世哲学。

对于刚“入坑”的文玩玩家,潘杰建议,要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选择文玩作品。“玩文玩不能借钱、骗钱、省吃俭用。”潘杰说,“这是一件让你愉悦的事情,如果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就失去了玩文玩的初衷了。”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