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江口石龙。
眉山网讯(记者 殷勇 文/图)彭山江口石龙龙头由于常年被淤泥深埋,一直引无数专家学者惋惜。日前,记者从彭山区文管所获悉,经省文物管理相关部门批准,石龙保护工程即将启动,千年古龙有了“出头”之日。
据嘉庆《彭山县志·杂识》载:江口石龙凿造于原宋代伏虎寺(今不存)山门之外,其形肖龙,首仄蜿蜒,髻髭迸露,鳞甲峥嵘,有持雨拿云之势,长三、四丈许,若经神工鬼斧者然。但石龙由于年代久远又长期被泥沙掩埋,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1984年,彭山县文管所清理出石龙全身。石龙右下10米岩上有前彭山县编志局局长徐原烈1944年题刻两幅,一幅是石龙凿造年代的考证,另一幅为“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2002年,江口石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因道路交通、管理条件等的限制,石龙又时常被泥沙淤塞,昔日的磅礴气势似乎已不复存在。
“石龙的清淤看似简单,却是一项细致活,不是说把淤泥杂草弄干净就行了,还要保证对石龙不能有半点损坏,且必须在专业人员的督导下进行,我们已清理过多次了,但过不了两年又淤塞了泥沙。”彭山区文管所工作人员说,由于只有一条陡峭的羊肠小道可以通行,不仅给管理带来不便,也使不少游人兴奋而来,却望路生畏,扫兴而归。
“这下好了,有了省文物管理部门的支持,石龙可以真正‘出头’了!”该工作人员表示,石龙保护工程将于近期全面展开,石龙将进行全面清淤,昔日的羊肠小道将全部铺成石梯,石龙必将重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