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10-16 09:15:24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记者 严丹玫 任枫枫
从“单独二孩”再到现在的“全面二孩”,不少人家中喜添新丁或即将添丁,对育儿保姆需求增多。
在保姆需求增长的同时,好保姆却成了“稀缺资源”,家政市场紧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眉山的保姆市场,正陷入“保姆雇不到愁”“雇到了也愁”的尴尬境地。
现状:
找个好保姆不容易
“找个好保姆太难了。”这是记者采访时在市民中间听到的最多感叹。
“谁说二胎放开了保姆就好找,一样的不好找。”近日正在找保姆的陈虹青倒了一肚子苦水,生了二胎后找了一个月嫂,平日里都是好吃好喝待着,做得不好的地方不敢说重话斥责,生怕趁自己不注意会像新闻里报道的那样虐待自己的小孩,简直就像在家供老佛爷一样。
“现在小孩十个月了,我和老公平时要上班,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只能偶尔带带,本想找个保姆,结果去家政公司一打听,都懵了。”陈虹青说,家政公司把钟点工分了很多种,不打扫卫生的、不煮饭的、不手洗衣服的等等,“听下来都觉得没必要请了。”
沈梦丽对此也深有体会,她说,在月嫂这个市场,价格并不一定和服务品质成正比,这个结论是她换了几个保姆后得出的。
第一任月嫂是在沈梦丽生产后第7天被解雇的,原因是双方就月嫂究竟该承担哪些义务达不成一致。月嫂来的第一天就宣布了若干事情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包括做饭。沈梦丽仔细盘算了一下,剩下的、在其职责范围内的事大概就只剩下给孩子洗洗澡、换换尿布了。
后来,沈梦丽连续换了两个保姆,一点都不专业,而且还要求高工资。
“现在这个还是我自己在小区发现的,争取来的。”沈梦丽说,小区里散步的年轻妈妈们在一起也都会聊谁家的孩子乖,哪家的保姆称职。一来二去,便发现一位保姆非常不错。于是,等这位保姆合约一满,沈梦丽就请了她。这位保姆一做就是几年,让她省了不少心。
“父母没空带孩子,保姆若找得不称心,上班时心都是悬着的。”沈梦丽说。
和沈梦丽一样,为了找一位称心的好保姆,好多家庭也都是全家总动员,在找保姆的路上费尽了心。
原因:
行业素质参差不齐
人人都想要找一个好保姆,但是,好保姆的标准是什么?很多人归结为两个字“放心”,要让顾客放心把宝宝交给她。
今年31岁的保姆李欣做这一职业得心应手,她的经验是:“我们做保姆的也要有主动性,虽然顾客说不用洗碗拖地,但如果闲着时,看到碗没洗我就会主动去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可能就是这样的心态,加上对宝宝细心,照顾得妥贴,她很受欢迎,经常是这家雇用时间未结束,又有顾客来预约了。
“其实我们需要的保姆就是稍微素质高一些、勤快一些,为人讲信用、实诚,之前我们家为了找保姆也是费尽心思,好不容易找到谈好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8点,一个月4天假期,月薪2800元,年终奖800-1000元,任务就是帮孩子妈妈洗菜、打扫卫生、带孩子。本来说好三天后上午8点上班的,但对方在前一天晚上才告知,不想来了。还有一个干到一半听到其他保姆说人家待遇如何如何好,自己比较了一下觉得吃亏了让涨价,我们不涨结果第二天她就收拾东西走了,让我们措手不及。”最近也在找保姆的程女士说。
一位家政中介公司人员对保姆行业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她说,现在保姆行业素质参差不齐,年轻、有文化基础、饭烧得好、能吃苦的家政人员是她优先培养与推荐的,也较受欢迎。她表示,现在有宝宝的“80后”、“90后”,观念新、年轻的保姆更容易沟通、交流,有文化基础的更能提高技能,但目前整个市场年轻有文化的家政人员并不多。
措施:
提高素质规范市场
保姆好不好,不仅看保姆自身素质,也和家政中介服务机构有很大关联。
就保姆自身来讲,现在许多应聘家政服务的阿姨都是闲闲地坐着等,有就谈谈,没有就算,如果能意识到自己应该主动学习一些新的东西,提高自身的素养,不仅会基本的家务,还能帮助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如何用眼神、表情等和孩子沟通,这样的保姆肯定非常抢手。
当然,这就需要“滚动式培训”“系统化学习”,是短期的技能培训就能学习到的,但这在许多家政中介公司中仍属“空白”,并且实施难度大,成本是道“槛”,请专业老师来授课,一次两次尚能承受,多了就难以为继;保姆的休息时间又不确定,集中起来培训颇有难度,往往要“一对一”,这又增加了培训的成本。相关专家表示,这就得家政中介公司自身去调整处理这些问题。
还有家政中介服务机构也同样存在着缺乏监管机制等问题,普遍缺乏有力的“售后保障”,导致家政人员得不到有效监督。“我们呼唤完善家政行业法律法规,呼唤保姆管理得以有规可循,规范市场,还家政市场一个‘宁静’。”相关专业人员说。
相信随着保姆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从业者的门槛也会相应提高,专业称职的保姆和月嫂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这也正是许许多多的准妈妈们所期盼的。
分享到